第2套人民幣紙分幣明年"退役"
第2套人民幣紙分幣明年"退役"
第2套人民幣紙分幣明年"退役"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從2007年4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在市場上流通,具體券別為1953年版5分紙幣,1953年版2分紙幣,1953年版1分紙幣三種。從10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人們可到各商業銀行的營業網點兌換。由于第三、四、五套人民幣并未發行紙分幣,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的退出市場標志著紙分幣徹底“告別”人民幣流通領域。
分幣無流通價值
昨日,記者在成都市內多家商場內看到,大多數商家在給商品標價時都沒有分幣,但也有一些超市的標簽上有2.91元、4.52元等,但據收銀員介紹,實際上在收款時,對于分位都采取的是“四舍五入”的方式,“最近幾年來,很少有顧客給我們分幣,我們也沒有分幣找給顧客。”據說對于“四舍五入”的計算方式,也很少有顧客提出異議。
采訪中,很多市民在聽說“紙分幣”將停止使用后,多數第一反應都是“沒關系,不會有什么影響”。有市民表示,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后,就很少看到分幣了。一位姓張的市民說,“上廁所都要一毛錢了”,在她的印象中好像只有銀行在結算利息的時候才會給分幣。而對于這些分幣,她的做法通常是“丟進家里的存錢罐”。
據悉,這套人民幣是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年代比較久遠,其破損程度較高。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幣使用領域不斷縮小,使用數量也越來越少,分幣在貨幣流通中的作用逐漸減弱。
硬幣還可以流通
人民銀行有關人士透露,早在2003年。人民銀行就對其實行了只收不付的政策,至2006年5月31日,其市場流通量僅為6.3億,占流通中人民幣的0.02%,而且絕大多數是被當作“收藏品”或者由于殘損程度較高而沒有在市場上流通。
“明年4月1日起停止流通是紙質分幣,”據介紹,考慮到分幣在銀行、超市、醫院、稅收、電信等部門尚有一定數量的客觀需要,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實行停止流通,第二套人民幣硬分幣繼續流通。
據了解,在2006年9月30日前,國家已將用于兌換停止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所需人民幣硬分幣調撥到人民銀行各級發行庫。集中兌換期結束后,從2007年4月1日起,人們還可以持幣到各指定營業網點繼續辦理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兌換業務。
專家:收藏價值不大
幾年前停止發行紙分幣時,許多人通過各種渠道兌換了許多“成捆”的分幣,通常都是100張一疊。很多人聽說停用消息后都在詢問“紙分幣停用后,我手中的紙分幣會升值嗎?”
據了解,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共有兩種,一種是帶有阿拉伯數字編號,還有一種是沒有編號的,作為一種收藏品,目前市場價格并不高,如“1000張聯號”的1分全新紙幣,價格僅在20元—22元,1000張2分幣價格也僅在40元左右。
收藏人士表示,根據國際上關于收藏分幣的條件來看,國內第二套紙幣分幣,由于其發行量、存市量非常大,特別是零散的一些紙分幣,其收藏的價值更不大。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