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瓷雜將引領藝術品秋拍賣行情
古玩瓷雜將引領藝術品秋拍賣行情
古玩瓷雜將引領藝術品秋拍賣行情
時間:2006-10-25 08:47:00 來源:新民晚報
市場
>古玩瓷雜將引領藝術品秋拍賣行情
今年上海的藝術品秋季拍賣即將鳴鑼開場,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是至此金秋藝術品的走勢在國內、在上海究竟會如何?
我們如果關心最近國際市場上中國藝術品的價格動向,同時結合國內和上海的現實,據筆者的愚見——瓷雜件的總體走勢必將嶄露頭角。
在今年紐約的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只截去瓶頸的明宣德青花云龍紋天球瓶成交價超過了1800萬元。再據香港蘇富比今年秋季藝術品拍賣的圖錄,明代官窯和民窯中精品瓷器將會獨領風騷,風頭蓋過了清代的官窯瓷器。在牙角雕刻藝術品的領域中,繼今年香港春拍中一只明犀角雕雙螭龍海棠形杯成交金額為1076萬港元后,此次紐約的秋拍中一件清康熙犀角張騫乘槎溯河源帶尤通款的槎杯,成交價達到了1850萬元,比之上半年的春拍又上漲三分之一的價格,創造了目前犀角雕刻器拍賣成交的新紀錄。現在新疆和田白玉的價格飛漲,尤其是仔料中的羊脂白玉,更是物以稀為貴,每公斤的玉料從兩年前的20萬元漲到80萬元左右,且還在繼續上揚。要知道此類羊脂白仔料質細,密度高,手感分量較之一般玉料為重,故一公斤玉料僅小小的一塊而已,如果再減去加工時的損耗,一公斤凈料的大小可想而知。有了此類玉料的市場價格,比質比價,按質論價,其他碧玉、青玉、墨玉、黃玉……等的料價亦在不斷上揚,玉雕成品則也水漲船高了。珍貴玉的料屬不可再生產的稀有資源,今后必將越來越少,其珍貴性亦必將越來越高。同樣道理,高檔的翡翠、雞血、田黃、紫檀、黃楊、沉香、檀香……等等其價格上升勢在必然。古玩雜件是一個大項目,其中的一些冷門工藝,原來就后繼無人,如名手制作的果核雕、微雕,陳端友的硯雕,鐘鳴的鳥籠鉤,石叟的嵌銀銅器,胡文明的鏨銅鎏金器,以及琺瑯器……等等,原來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巧玲瓏的工藝技法,惜因量小物稀鮮為人知。
各類瓷雜件的造型秀美,古拙、敦厚、圖案豐富千姿百態,工藝上各具特色,在現今花花綠綠贗品充斥的藝術品市場中較難按圖索驥仿制,即便仿制亦易識別,故風險小,對于收藏投資十分有利。盡管這幾年里瓷雜件的價格上揚速度亦快,但比之中國書畫其市場泡沫要少,市場空隙和余地相對較大,所以從現實和市場分析來看,今年藝術品市場秋拍中的瓷雜件將會吹響嘹亮的進軍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