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收藏家:中國藝術品市場趨于理性
古董收藏家:中國藝術品市場趨于理性
古董收藏家:中國藝術品市場趨于理性
訪談嘉賓:蕭富元(藝術品鑒賞家、古董收藏家;索卡藝術中心、索卡當代空間董事長。)
訪談話題:從全球視角剖析中國藝術品“投資熱”。
近一兩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狂熱”狀態。人們對藝術品投資的興趣突然間被激發出來。然而,在“狂熱”的背后,市場不規范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投資者如何正確看待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現狀?該如何正確規劃自己的投資行為?
本報記者專訪了資深藝術品鑒賞家、索卡藝術中心及索卡當代空間董事長蕭富元先生。蕭富元對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的藝術品市場有著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此次訪談將從國際視角對中國藝術品市場進行深刻剖析。
藝術品投資熱是“全球現象”
但中國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
北京商報:從國際藝術品投資的整體走勢來看,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出現的“狂熱”狀態是否是一個特殊現象?請問目前世界藝術品市場發展狀況如何?
蕭富元:中國藝術品市場與世界應該是同步的。不光是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呈現出火爆場面,世界藝術品市場現在也很熱。德國、美國、法國市場上的熱度都持續走高。
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作為與藝術品并列為三大投資對象的股票和房地產現在不景氣。股票沉寂了很久,漲了一陣又退回去了,現在還是處于疲軟狀態。房地產泡沫堆積,鮮有再進入者。這樣產生資金過剩。但是資金始終需要流通,于是過剩的資金自然流入了藝術品市場。其次,政府政策也偏向藝術品市場。
北京商報: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有哪些特殊之處?
蕭富元:藝術品畢竟是較為奢侈的產品,只有有了私人閑置資金才能購買藝術品,也才能形成藝術品市場。中國有個特殊的時期,那就是整個市場發展經歷了“文革”的中斷。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地發展。一大批私營企業家開始變得富裕起來。其中一些藝術品愛好者逐漸把資金注入。再加上國外買家的介入,才逐步形成了這個市場。因此,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發展時間短,也不像國外的市場經過長期穩定地發展,所以目前還處于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
買家投資心理過重
長線投資需提高藝術修養
北京商報:中國藝術品市場上的投資主體由哪些構成?有什么特征?
蕭富元:從世界范圍來看,任何藝術品市場在初級階段時都沒有國內自己的買家,藝術品的購買者都是外國人。中國也不例外。在早期,中國的當代藝術品是外國人買,學院派作品是海外華僑買。隨著市場的發展,國內人們手頭資金的增多,到2003年以后中國買家才增多。
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很“繁榮”,但是是假象的繁榮。中國市場上藝術品的周轉期很短,周轉率很快。很多人是今天買、明天賣,這樣似乎顯得市場很“繁榮”。在中國的買家中,投資型的占絕大多數,而且是短期投資。如果要說個比例的話,據我估計有90%是屬于這種短期投資型。只有另外這10%才是真正喜歡藝術的收藏家。在中國臺灣,投資型的買家與收藏型買家的比率是1:1。隨著財富的累加,買家才會由投資型轉為收藏型。
由于投資型人數比例較重,因此這些資本不是投向收藏這個終端環節,而是處于市場運作這個中間環節,市場操作的痕跡很明顯。比如,有人買了100張畫,他會拿其中1張畫去市場上炒。把價格抬高到一定程度后拋售剩下的99張畫,達到盈利的目的。
在這里我還是建議買家注意自我藝術素質的提高。多去美術館、博物館、好的畫廊看畫。真正從畫作的藝術角度出發來購買畫作,而不只是盯著它的市場漲跌情況。對于長期投資,藝術修養很重要。
市場有假象
但趨于理性回歸
北京商報: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操作模式是怎樣的?與國際操作模式有區別嗎?
蕭富元:按照國際市場上的操作模式應該是一級市場代理畫家,二級市場從畫廊征集作品。
以韓國為例。藝術品市場上以一級市場為主。畫廊代理、經營畫家。一般畫廊有較大的企業支撐。我去韓國幾家重要的畫廊,他們的資金都非常雄厚。韓國政府對畫廊也非常支持。如果有畫廊去國外辦展覽,政府會在資金上給予很大的支持。二級市場上的拍賣公司,只有本土的兩家。沒有佳士得和蘇富比,因為韓國政府不容許他們進入。
但是在中國有些特殊。1994年,嘉德開始拍賣。二級市場先于一級市場產生,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一級市場的角色,這是很有“中國特色”的。由于拍賣公司成立時間較早,也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和關系網絡,因此后發展起來的畫廊沒有辦法跟拍賣公司抗衡。拍賣公司也就發展壯大起來,二級市場蓬勃發展。中國臺灣只有兩家本土拍賣公司,中國香港也就只有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國際性的拍賣公司。但在中國內地卻注冊了成百上千家拍賣公司。這么多公司里面魚目混珠的自然會存在。因此藝術品的繁榮下面掩蓋著混亂。據我了解,很多拍賣公司的成交率都沒有實際看到的那么高,有很多假象。
一級市場上,畫廊的歷史不長。從畫廊經營者的背景來看,就兩種類型。其一是學美術出身,有同學等關系網絡,能夠找到畫家,得到畫作。但是這種一般沒有資金實力。另一種是由其他行業轉過來做的,一般是從金融業轉過來的,在資金上有一定優勢,但專業上欠缺。在操作上也還遠遠沒有達到國際水平。但是在朝這個方向走。
北京商報:那您對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趨勢怎么看?
蕭富元:對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我還是持樂觀態度。中國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混亂一段時間后會回歸到理性。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藝術品將成為主流。但我認為在3年內還不會有太大的改觀。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