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路媒體與諸多文化名人的推波助瀾下,“紅學”越來越熱,并逐漸向民間普及,成為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關于《紅樓夢》的圖書層出不窮,屢屢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最近記者在調查“紅學熱”的過程中發現,一部清代孫溫創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繪本正在悄然流行,很多企事業單位成批采購,作為一種文化禮品對外饋贈。這部國家一級文物《全本紅樓夢》翻拍印制,出版一年來連續加印六次,并獲得2004年香港第十六屆印制大獎。
由來博物館驚現清代《紅樓夢》繪本
2004年9月,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了一部清代孫溫繪制的《紅樓夢》,引起轟動,國內外書畫界、“紅學”界予以極大關注,并給予很高的評價和稱贊。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名著,以《紅樓夢》為題材的各種文學藝術創作亦不斷涌現,尤其是在繪畫方面,有年畫、版畫、壁畫、連環畫和人物繡像等,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在藝術風格上也各具神韻。而像旅順博物館收藏的“工筆重彩清代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更是極具藝術價值且頗為罕見。
全部畫作為推蓬裝(一種裝裱形式,上下翻頁的為推蓬裝,左右翻頁的為蝴蝶裝),共有24冊,其中一冊是空白,其余23冊各有畫面10開,總計230開。畫心絹本,縱43.3厘米,橫76.5厘米,淺藍色花綾鑲邊,米黃色灑金絹包木板封面,無題簽、無題跋。其畫面保存完好,色澤鮮亮如初。
畫作繪制年代為清同治至光緒年間,描繪了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全書的故事情節,為國家一級文物。這部作品一直藏于旅順博物館中,很少有人知道。
全圖設色凝重,筆法精細,故事情節連貫且生動感人。
整套畫冊以石頭記大觀園全景為開篇,畫面鳥瞰構圖,將大觀園諸多景致悉數入畫,一覽無余。從第二開畫面開始,依次描繪出全本《紅樓夢》的故事情節。每個章回情節所用畫幅數量不盡相同。畫面圍繞原著的故事情節,將主要人物活動表現得細致入微。
畫面除了圍繞故事情節、人物活動場景和描繪大觀園的優美景致外,還繪有山水人物、花卉樹木、亭臺樓閣、珍禽走獸、舟車轎輿、鬼怪神仙及博古雜項等,幾近包括全部畫科內容,僅人物就達3700余人。主要人物采用“寫實”技法,注重面部膚色肌紋之渲染,力求形神兼備。在構圖上采用了“遠大近小”的西洋繪畫技法。縱覽全圖,設色凝重,筆法精細,故事情節連貫且生動感人。
 |
考證作者與曹家關系微妙
據專家考證,這套畫作,大約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開始醞釀、著手,直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才大體竣工,前后有三十六年之久,而其中大多數畫幅完成于1884年至1891年這七年之間,也就是說,這位畫師差不多從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投入到套畫的創作中,比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紅樓夢》耗費的心血還多三四倍。
據初步考證,作者孫溫,河北豐潤人,大約生于清嘉慶戊寅年間(1818年),去世時間不詳。這部作品是迄今已知孫溫惟一的傳世手筆,彌足珍貴。旅順博物館原任館長劉廣堂先生曾借著出差的機會拜訪了不少紅學家,也到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翻閱了相關資料,但找不到對畫冊和畫冊作者孫溫的任何記載,紅學家們也都表示沒有見過或聽說過這樣的一本畫冊。
周汝昌先生研究認為,雖然目前還找不到相關資料,但當年曹雪芹的祖輩曹銓在豐潤創繪素齋畫坊,后從豐潤遷往關外鐵嶺,孫溫的字、號都說明他是豐潤當地人(浭陽是豐潤別稱),他的齋名白云山館,顯然是取意于豐潤白云嶺,那里恰是曹氏上世釀酒作坊所在,而又把其齋名叫作沁香吟館,“沁香”顯然由《紅樓夢》里“沁芳”演化而成,蛛絲馬跡,表明孫溫與曹氏有密切關系,或為至親,或為世誼,殊可注意。
作品流傳經過不詳
劉廣堂先生介紹,1959年7月,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上海博物館前身)無意中得到這套珍貴的畫冊,之后交給旅順博物館,其流傳經過不詳。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旅順博物館在清理庫房時,偶然發現了畫冊,這才開始了研究工作。
劉心武先生在《紅樓望月》一書中指出:“畫這樣一套畫,按常理,可能有以下幾種目的:一是有人訂貨;二是在無人訂貨的情況下自己畫出來上市;三是非賣出的目的。作為非賣品又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為知音而作;二是純粹為自己(包括家族,以為永久紀念)而作。”
“孫溫的這套畫,是他為自己而畫的。當然,如果他只是《石頭記》的一個狂熱的愛好者,也可能在那樣動蕩的歲月里,‘霜前月下’地堅持這樣一項創作。但現在細覽他的畫幅,我們卻有理由這樣去追索:他可能與這部偉著的作者,有更微妙的一層隱秘關系。這是一套有著隱秘的創作動機的畫作,對此我們不應該放棄必要的探究。”
價值周汝昌先生稱其為“紅樓瑰寶”
2004年9月,作家出版社將這套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的畫冊翻拍、編印出版,并將附在原圖中的題簽排錄在每幅畫的下方,與《紅樓夢》回目相同。在出版方的盛情邀請下,紅學泰斗周汝昌為每幅畫作都題了詩,劉廣堂結合現有資料,對原圖冊的特色、及繪制年代、作者生平等進行了考證,考證文章附于書后。
該畫冊不僅是晚清繪畫研究和紅學研究的重要資料,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紅學泰斗周汝昌稱孫溫畫作為“紅樓瑰寶”,價值非凡。
文化價值:曹雪芹被譽為中國文化的代言人,《紅樓夢》是中國文化在文學上的最高體現,孫溫的這部繪本在中國繪畫史上絕無僅有,此三點賦予了原作品極高的文化價值。
研究價值:孫溫與曹雪芹同為清人,其通過繪畫所表現的《紅樓夢》無疑更貼近原作,這就使得孫溫的作品成為紅學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資料,甚至會成為破解《紅樓夢》諸多謎團的一把鑰匙。因此,此書必將受到廣大紅學研究者的歡迎。
這部巨作,為同題材繪畫作品所僅見。縱覽畫冊全圖,構圖嚴謹、筆法精細、設色濃麗、情節連貫且生動感人。圖中人物的服飾、發髻等基本為明末清初的裝束,各種樓臺亭閣既有江南園林的建筑特點、也有北方皇家園囿的氣派。畫冊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用具和生活細節都有具體的表現。至于婚喪嫁娶、祭祖拜神、劃拳行令、貼楹聯、劃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當時生活習俗的描繪更是生動有趣。這不僅是研究傳統民間習俗、晚清民間繪畫的重要資料,同時也為紅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貴內容。
著名作家劉心武表示,細賞這本畫冊,可以進一步熟悉《紅樓夢》的情節,體味那悲歡離合的韻味,獲得視覺上愉悅與心靈上的洇潤。
《全本紅樓夢》
全國總經銷
今古文化書店
電話:68570366 / 68522990
地址:月壇南街65號三里河郵局二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