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運動的搖籃
農民運動的搖籃
農民運動的搖籃
今年是毛澤東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成立80周年。如果說黃埔軍校是大革命的策源地,那么先后在廣州和武漢創建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就是中國農民運動的發祥地和中國革命的“播種機”。
筆者收藏的“農講所”像章,共6枚,其中廣州和武昌農講所各3枚。從外形尺寸來看,廣州農講所的3枚,顯然是于“文革”初期發行的,屬于袖珍型像章,具有南國像章小巧玲瓏的地區特點。其中一枚像校徽形狀的,是筆者于1966年9月在“革命大串連”剛剛開始時,赴廣州瞻仰農講所時所獲的贈品。第2枚為長方形,相當小巧,主圖為放射金光的毛澤東側面像,下方依次為廣州農講所輪廓和金色的毛澤東手寫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3枚廣州農講所像章,直徑僅有32毫米,圓形,制作得更加精致。不論是毛澤東像還是琺瑯背景,光潔度都極高,光鮮亮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毛澤東手寫體隱藏在紅色的琺瑯之中,若隱若現,撲朔迷離,具有濃厚的藝術韻味。
而武漢農講所的3枚像章,明顯大于廣州的尺寸。第1枚背面的文字為“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總字151部隊紅總”,顯然是“文革”中軍事院校成立的群眾組織制作的。第2枚為異型章,畫面設計得比較簡潔,全紅背景襯托著金色的毛澤東頭像和農講所畫面,背面文字為“毛澤東同志舉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以及“武漢”的落款,可能是武漢市某個證章廠制作的。第3枚背面文字為“毛澤東同志舊居 武昌 1926—1927”。雖然表現的不是農講所,但是實際上武昌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只相隔數10米,是密不可分的。1927年年初,毛澤東白天在農講所上課,晚上就在此寫作和歇息。同時,這也是他與楊開慧共同戰斗過的地方。因此,這枚像章也可屬于農講所系列。
據筆者所知,農講所像章除了在少數成套毛澤東像章中出現過外,單獨發行的,目前僅發現廣州和武漢兩地,絕不像一些其他題材的像章,全國各地同時發行。因此,其發行量要小得多,存世量就更少,收藏價值明顯高于一般品種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