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粉彩 嘉慶之師
乾隆粉彩 嘉慶之師
乾隆粉彩 嘉慶之師
圖中所示為乾隆黃地軋道粉彩花卉盤,高3.5厘米、口徑25.4厘米,撇口,淺腹,圈足。
盤內壁黃地上壓印出布滿全器的細小“鳳尾紋”,再以粉彩繪花卉紋飾,線條流暢利落,畫工精細。色彩富有層次,花瓣與枝葉有陰陽向背及濃淡深淺之變化,紋飾過渡清晰,從而更增強了紋樣的立體感。整幅畫面構思別致,充分表現出粉彩工藝的特點,底書“大清乾隆年制”款。
嘉慶一朝仍以粉彩器物為主流,無論是造型,還是紋飾均承襲前朝舊制,并不乏做工精細的創新之作。常見粉彩器物有陳設器、文房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及法器。
乾隆時期盛行的開光、軋道仍很流行。紋飾以花卉、人物為主。器物的底部也多涂以綠釉,描金工藝的采用亦較為普遍。嘉慶官窯粉彩瓷器的款識基本上沿襲乾隆時寫法,以篆書為主,一般為“大清嘉慶年制”青花三行六字款,無框欄。
嘉慶民窯粉彩器物基本保持乾隆時的風貌,但從制作工藝上看日漸粗糙,最為明顯的特征是胎體較為厚重,釉面亦不甚平整。器物以陳設瓷和日常生活用瓷為主。
裝飾工藝仍沿襲乾隆時出現的軋道和百花不露地技法。嘉慶民窯粉彩器物的款識多為六字篆書方章款,也有“嘉慶年制”四字款,字體不甚規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