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博新館是否為貝聿銘“最后作品”尚存懸念
蘇博新館是否為貝聿銘“最后作品”尚存懸念
蘇博新館是否為貝聿銘“最后作品”尚存懸念
自10月6日開館之后,著名華人建筑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從10月7日開始試行開放一個月,接受國內外游客的檢閱。蘇州博物館方面透露,開館四天以來每天游客都在千人以上,無論是博物館專業人士還是普通游客,多對博物館設計贊賞有加。因為新館和忠王府貫通,為了保護文物,新館限定每天參觀人數在2000人以下。
2003年時,這一號稱貝聿銘“封筆之作”的設計因為北倚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東臨蘇州博物館老館忠王府,曾經引起建筑界、文物保護人士和媒體關于是否破壞古代文物的爭論。之后爭論漸漸平息,經過拆除現址上破敗的當代建筑,遷移兩處清代建筑張氏義莊和親仁堂,三年之后這座“中而新、蘇而新”白色建筑物已經坐落在蘇州街巷中。
但是,關于這是不是貝聿銘的“封筆之作”還有疑問,比如最近曾傳出法國欲邀請他參與設計改造法國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蘇州博物館館長張欣此前亦曾向媒體指出,貝聿銘并未親口說過蘇州博物館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不過,對這位從廣州、香港、上海一路走上美國的老人來說,為故鄉蘇州設計博物館確實非常投入,不僅親自擔綱設計,還不顧90高齡五次親臨現場指導,開館前10天還一處一處認真察看,對燈光和庭院景觀的設計細節進行指導。
在6日的開館儀式上,貝聿銘說,73年前離開中國,但他的根在中國、在蘇州。博物館新館是他對家鄉作出的一點小小的貢獻,有機會在故鄉留下一個紀念感到非常榮幸。
蘇州博物館開幕展覽的水準也創下當地紀錄,還特地從遼寧省博物館借來清代畫家徐揚的長卷巨作《姑蘇繁華圖》展出,這是它247年后首次回到故鄉與觀眾見面。另外,趙無極、蔡國強、徐冰三位頂級華人藝術家的個展也引人注目。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