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受追捧 "香薰筒"拍出12萬天價
越來越受追捧 "香薰筒"拍出12萬天價
越來越受追捧 "香薰筒"拍出12萬天價
時間:2006-10-10 09:17:00 來源:新民晚報
市場
>越來越受追捧 "香薰筒"拍出12萬天價
近日,在紐約的一場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估價16000至24000元人民幣的清乾隆玉香薰筒,成交價近12萬元。相比這只“小個子”,一些“巨無霸”更受到市場關注。去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時候,一只清乾隆·鎏金銅鑲嵌百寶瑞獸香薰,成交價超過了440萬元。香薰雖然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但是在拍場上卻越來越受到追捧。
薰香的歷史在我國由來已久,漢代著名的博山爐就是人們為薰香而設計的。香薰最初采用青銅為材料,起初只是為了薰香衣物、消除疲勞以及驅散蚊蟲等。漢代以后,香薰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其用途也從一種實用器物,開始轉變成為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清代香薰的制作和使用進入繁榮時期,故宮內的大殿、書房、內寢都陳設著高達三四尺的巨大薰爐,形如金鐘鳥籠,多為掐絲琺瑯等精品,也有鑄銅、鎏金、鏨刻精美的極品,彰顯著皇家豪華高貴的氣派。在民間,文人雅士的書案上也喜歡陳設造型各異、紋飾典雅的香薰,以營造怡性逸情的高雅意境,其間鏤刻精致的紋飾或吉祥圖案,方寸之間刻有戲曲人物,樓臺亭閣,花鳥景致。雕工精巧,形象逼真。
從目前的拍賣紀錄來看,目前成交價前幾位的都是皇家使用的,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有2004年北京翰海秋拍推出的清乾隆銅鎏金嵌百寶福壽香薰,成交價達到了671萬元。其鎏金與銅質的厚重,使用寶石之多,造型之精美,實令人贊嘆,展現了皇家香薰的重要特征。制作此種工藝珍品,除了成本極高外,又耗工、耗時,自然提到了其市場價值,上面我們提到的清乾隆·鎏金銅鑲嵌百寶瑞獸香薰也屬于這種類型。獸形薰是香薰中的一個重要分類,古代文獻中曾記載“香獸以涂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中以燃香,火煙自口出,以為玩好”。
相比在宮殿以及居家使用的大型香薰,隨身攜帶的小型香薰則以精湛的工藝讓人愛不釋手。早在2002年中國嘉德秋拍的時候,就推出過一件清乾隆·象牙透雕葫蘆香薰,這只高僅為8.3厘米的香薰,最終的成交價達到了7.48萬元。香薰雕作葫蘆形,上腹和下腹中部鏤刻回紋,上下相交可活動,其余雕夔紋和蝙蝠紋。葫蘆內部有一根活動主鏈與蓋相連,主鏈下有三根鏈,分別綴以葫蘆、花籃和鈴鐺。采用圓雕、浮雕和鏤空技法雕成,體壁薄透,刻工細膩,活環長鏈細如蓖絲,環環相套,真可謂鬼斧神工之作。除了象牙之外,拍賣場上玉、竹質的香薰,也都是以雕工來贏得市場的“芳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