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預展尋投資熱點 明瓷有望統領市場
看預展尋投資熱點 明瓷有望統領市場
看預展尋投資熱點 明瓷有望統領市場
日前,蘇富比和佳士得拍賣行分別帶秋季香港藝術品拍賣的精品到申城預展,這預示著秋季藝術品拍賣已拉開帷幕。投資者不妨從兩大拍賣巨頭推出的精品,來挖掘未來的投資熱點
明代瓷器有望“統領”市場
如今,一提到瓷器投資,似乎有兩極化的趨勢:一方面,“清三代”瓷器日益受到市場關注;另一方面,元青花“鬼谷下山”在拍賣界的巨大成功,也使得元代瓷器在市場上地位高貴。但此次蘇富比和佳士得都沒有將重點放在這兩個領域,主推的均是明代瓷器。
蘇富比此次帶到上海的眾多藝術珍品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精品之一,是明永樂青花垂肩如意折枝花果紋蓋罐。據蘇富比拍賣行瓷器部負責人仇國士介紹,這件珍品來自歐洲貴族珍藏,罐身繪有六款寓意吉祥的水果,祈求好運。更為難得的是,在目前的拍賣流通市場上,這是明代唯一一件帶有蓋子的瓷器。類似的藏品,僅1967年在蘇富比的倫敦拍賣會上出現過,現藏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佳士得推出的明永樂青花葡萄紋大盤,青花色澤濃艷,繪畫流暢嫻熟,為明早期官窯青花瓷的標準器。這樣的拍品曾多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如2004年中國嘉德秋拍曾推出一只直徑為37公分的大盤,成交價為198萬元,此次該盤直徑達到38公分,估價為20萬至30萬美元。
兩大拍賣行之所以將重點放到明代瓷器,與今年上半年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以8323.12萬元成交,創造了明代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有著很大的關系。同時,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在中國的藝術品拍賣歷史上一直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此次兩大拍賣行在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如此大規模推出明代瓷器,無疑將使其“統領”市場。
書畫投資將現兩大趨勢
中國當代藝術自蘇富比今年春拍在紐約、香港相繼成功落槌后,在內地拍賣會上也受到追捧。因此,在今年的秋季藝術品拍賣書畫部分中,當代書畫將與近現代書畫同時成為市場熱點。
據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主管林家如小姐透露,蘇富比已確定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推出拍品共194件,估價總值8700多萬港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再次推出張曉剛的代表作《血緣系列:大家庭》,估價高達880萬至1200萬港元,比張曉剛今年春拍在紐約創造的拍賣紀錄97.9萬美元(約763.8萬港元)有大幅度提高。
佳士得此次也將推出“亞洲當代藝術”及“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拍賣會,包括張曉剛、王廣義、岳敏君、楊少斌、徐悲鴻、常玉等藝術翹楚之作,拍賣規模較為盛大。
中國書畫市場雖然處于盤整期,但蘇富比依然將推出196幅來自不同藏家的書畫,其中齊白石的《畢卓盜酒》,是其所鐘愛的人物題材的典型力作,流暢的筆觸反映出齊白石畫功的深厚及平和的心境。
名家珍藏影響市場行情
在此次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許多以往沒有出現過,或是“消失”了很久的名家珍藏,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蘇富比此次將推出“霧明樓珍藏二十世紀書畫”拍賣,為“霧明樓”主人費成武夫婦的收藏。兩人均為現代書畫大師徐悲鴻的愛徒,在上世紀三十至六十年代期間兩人收藏的師友饋贈,包括徐悲鴻、傅抱石、張大千、謝稚柳、趙少昂等名家之作,將首度公開在市場亮相。其中一套傅抱石于1946年創作的《山水人物》冊頁,共十開。蘇富比中國書畫部專家張超群表示,傅抱石作品以立軸居多,他繪畫的手卷及冊頁則十分少有,這套冊頁中,有些題材傅抱石日后再也沒有畫過,因此十分稀有。
另一幅傅抱石的《柳溪仕女》,是傅抱石特意繪贈給費成武夫人,作為其赴英留學前的送別之作。張超群說,傅抱石這幅作品人物工筆細膩,相當見功力。
佳士得將承接1999及2000年成功舉行張宗憲私人珍藏拍賣的佳績,繼續呈獻“玉剪霓裳·張宗憲御制瓷器珍藏”。這次推出的珍貴宮廷御制瓷器,包括二十件宋、明及清代的重要官窯瓷器。其中最矚目的是一件十分稀有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此碗造型秀美,白釉溫潤,工藝精湛,乃乾隆琺瑯彩杰作,曾為美國著名藏家BarbaraHutton的私人珍藏。目前,傳世的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僅有一對,現推出的珍品是唯一在市場上流通的一件,另一件則藏于倫敦斐西瓦樂大維德中國美術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