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巨幅毛主席畫像
1949年的巨幅毛主席畫像
1949年的巨幅毛主席畫像
時間:2006-10-07 14:58:00 來源:北方網
收藏
>1949年的巨幅毛主席畫像
|
| 胡奇與胡炳和,攝于1940年,一并攝入鏡頭的是胡奇反映1939年天津水災的畫作 |
|
毛主席像前合個影。這是1949年開國大典前夕,在天津百貨大樓后的天津藝術館。合影二人,拿著淺色風衣者是畫家馬達,另一位是這幅畫像的繪制者胡奇。胡奇的兒子、正讀高一的胡炳和拍下這張照片,連同難忘的記憶,保留至今。
57年前,北京開國大典第二天,天津市30萬人舉行慶祝集會。為此,趕畫了這幅毛澤東主席像,懸掛于大會主席臺。這幅畫像近四米高,可以講是天津第一幅巨幅毛澤東像。
天津解放后,原由畫家劉子久主持的天津美術館,改為天津藝術館,劉子久任副館長,馬達為軍代表,畫家胡奇也在藝術館任職。9月的一天,市里派人來到藝術館,商量趕繪毛主席像的事情。誰都能掂量出這件事的分量。重擔最終落在胡奇肩頭。汽車接他到了市委大樓。會客廳桌上擺著利順德西式點心,杯中斟著紅茶。一位負責同志很客氣地說,市委布置下這個任務,對我們來說是政治任務,對您來說是請幫個忙……
時間很緊。胡奇手捏著一張兩三寸的照片,開始放樣畫像,五六天后涂完最后一抹油彩。1949年10月2日,這幅畫像伴隨天津人民舉行歡慶共和國成立的盛大活動。轉年5月28日,天津市春季運動會在北站外的市立第三體育場舉行,主席臺上懸掛起這幅畫像。當時,在耀華中學讀書的胡炳和申請了一個攝影記者證,希望再拍照這幅畫像。胡炳和清楚地記得,那天一大早,他和耀華中學代表隊的師生一起,在墻子河邊乘上綠牌電車。那是輛包車,沿濱江道駛至勸業場終點站,大家沒有下車,只見營運人員撥了撥道岔,電車走和平路、中山路,一直到了北站。
據胡炳和介紹,胡奇生于1902年,又名鐘琦,字稚田。1921年畢業于上海美專,曾在天津直隸女子師范學校教美術。1926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商科。1933年與建筑工程師閻子亨共同設計并督造壽德大樓,這在當年是頗有名氣的高層公事樓,即今所謂寫字樓。胡奇一生致力于美術創作,他畫油畫,也畫水彩,自創用油畫筆畫水彩畫,并將這一技法傳授給學生。上世紀30年代,他的漫畫創作達到一生的高峰。那時,他還參與發起天津漫畫協會,舉辦漫畫展覽。他作品的結集,有《胡奇漫畫集》、《胡奇素描集》、《胡奇炭畫集》出版。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