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奠基人
印象派的奠基人
印象派的奠基人
馬奈 (1832-1883年)
愛德華·馬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但他和印象派畫家關系密切,深受印象派畫家崇敬,有人說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馬奈受過良好教育,自視清高,追求獨立自由,同情巴黎公社起義。29歲的馬奈在沙龍展出《西班牙吉他演奏者》,在巴黎畫壇上嶄露頭角。馬奈總是以古典的高貴氣質和華麗的印象派色彩一直交融在自己的畫中。
《草地上的午餐》法國官方每年舉辦一次沙龍美術展覽,展出作品必須經過嚴格審查。拿破侖三世為緩和落選畫家的不滿,同意舉辦落選沙龍展覽,馬奈的這幅《草地上的午餐》就是在落選沙龍中展出的引人注目、驚動巴黎的作品。畫中一個自得其樂的裸女與兩位紳士坐在草地上,作品激怒了拿破侖三世,被斥之為“淫亂”。但馬奈只是借裸女和紳士的形象來表現對外光、色彩和空氣描繪的探索,人物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人們不能以傳統的觀念來衡量這件作品,不能追求它的思想意義。所以陽光、空氣、色彩才是這幅畫的主題,正如馬奈自己所說:“我的作品的主角是光和色。”
布丹 (1824-1898年)
歐仁·布丹是法國19世紀風景畫家。作品多為小型的海洋風景畫。他是莫奈的啟蒙老師。布丹的忠告滲透莫奈的靈魂,終于形成了他追求的畫旨:“我想在最易消逝的效果前表達我的印象。”從某種程度來說,布丹才是真正的印象派之父。不過他只是印象派的鋪路石,當印象派興起時,他已暗然失色了。
《翁費勒爾的堤岸和燈塔》布丹用極為狂放的筆觸和色塊記錄下翁費勒爾堤岸的人群和燈塔,尤其是烏云翻滾的天空。在畫家的眼里,天空、云層、燈塔和人群只是不同形狀的色塊而已,他們之間并沒有什么不同。他以急速的筆觸描繪下來,令人感到非常真實。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