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對藝術北京2006的報道
《上海證券報》對藝術北京2006的報道
《上海證券報》對藝術北京2006的報道
藝術的北京,十月成焦點
藝術市場中每天都發生著大大小小的事件,大部分時間中,小事件的發生通過量變到質變而產生影響,但也有一些重大事件,一旦發生便成為市場指向標,影響甚至改變整體格局。世界頂級的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以其準入資格之嚴和參加的藏家、機構之多之重要而聞名,每一年舉辦時人們趨之若鶩,成為所謂“唯一的巴塞爾”。更為重要的是,以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為重心,歐洲的藝術活動和藝術市場在六月形成燎原之勢,從而被譽為“藝術的六月”。一種被廣泛認可的市場狀態源于市場制度的形成,中國目前的藝術市場缺乏的就是一種建立于一種成熟制度上的“市場狀態”。
當“藝術北京2006”的主辦方在策劃自己的品牌項目———首屆當代藝術博覽會時,就意識到除了做好博覽會自身的交易任務之外,還更要關注對于市場和城市的影響。為了讓自己的品牌成為影響國內和國際藝術市場資源的攪拌器,藝術北京的組織者做了大量而充分的準備工作。到目前為止,從幾百家畫廊中篩選的近百家畫廊已經基本敲定。在10月5日晚上,全球1000多位重要的藏家將在特別布置過的中國農業展覽館參加藝術北京博覽會的VIP專場開幕式。從目前參展畫廊的名單來看,博覽會走的是長遠的國際路線。在參展的畫廊中,國內畫廊的比例大約為一半,剩下的畫廊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韓國9家、日本1家、德國6家、西班牙2家、意大利3家、美國1家、墨西哥1家、法國1家、印尼2家。這種國際化的陣容,一方面是由于博覽會準入的限制,一方面是由于博覽會在關注國際資源上的著力。藝術北京的主辦人董夢陽就這點說道:“我們設計整個藝術北京2006將呈現5:3:2的格局,即中國的畫廊占整個博覽會的一半,亞洲和歐美的畫廊各占30%和20%,經過考察和研究,在各國本土的博覽會,這樣的格局是最合理的,也是最能實現推動國內藝術市場,搭建國際交流平臺的格局。”
要做好這樣的一個平臺,就必須要關注自身的品質。藝術北京在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像國際化博覽會看齊,注重學術建設。“藝術北京”展覽期間的主題展將以關注藝術的“未來趨勢”為主題,由策展人皮力策劃舉辦Art Unforbidden大型主題展,邀請陳界仁、林明弘等10位活躍的當代藝術家參展。在展覽同期舉辦的藝術論壇和收藏講座也將體現新意,與參觀觀眾、收藏家的互動生動靈活。其中主題論壇包括“當代藝術的創作現狀與收藏趨勢”和“藝術投資的策略與藝術基金的管理”兩大論題,專題論壇包括“理念與策略———全球化背景下的畫廊操作”和“藝術與公眾———當代藝術媒體的目標與責任”兩大論題。除此之外,博覽會還設有年輕藝術區,進行年輕藝術家和年輕策展人的推介,同時博覽會期間舉辦的還有“綠領”藝術沙龍的成立活動,以及方力鈞原創版畫義賣活動等。
“藝術北京2006”在十月舉行,帶來可能會是超過一場博覽會的效應。據了解,北京在十月份將舉辦各類藝術活動,以藝術北京為輻射中心,配套的外圍展覽、各種藝術活動層出不窮。如同期宋莊藝術節的舉辦是得到通州區政府大力支持的藝術活動,成為“藝術北京2006”的外圍展之一;今日美術館將舉辦方力鈞第一次個展,就選擇了“藝術北京2006”的展覽期間;新興的北京酒廠藝術區也會舉辦“酒廠藝術節”。
“藝術北京”讓十月的北京成為藝術的北京,成為全球的焦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