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波:讓“小人書”繼續豐富華人文化生活
梁平波:讓“小人書”繼續豐富華人文化生活
梁平波:讓“小人書”繼續豐富華人文化生活
時間:2006-10-07 09: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收藏
>梁平波:讓“小人書”繼續豐富華人文化生活
正在浙江寧波舉辦個人畫展的浙江省政協常務副主席、浙江畫院名譽院長梁平波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小人書”是非常好的青少年讀物,浙江省已將此列入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通過各方共同努力,讓“小人書”發揮其獨有的作用,繼續豐富國人的文化生活。
曾幾何時,中國的青少年將圖文并茂的連環畫作為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并將連環畫的持有量視作向伙伴炫耀的資本。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小人書”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在報紙、雜志、電視和網絡發達的今天,有人更是認為“小人書”已壽終正寢,遁入“史冊”,定格于博物館,從此將“銷聲匿跡”。
梁平波告訴記者,連環畫最早出現于古代書本的插頁之中,在當時中國、法國和意大利等許多國家出版的書本上均可見這樣的插圖,《圣經》就是很好的佐證。新中國建立后,這種包容知識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的“小人書”,受到中國人的極大歡迎和追捧,當時還出現過一套“小人書”一次性印刷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冊的現象。
但是,到了一九八三年后,隨著中國影視的普及、人們休閑方式的增多以及國外卡通漫畫的沖擊,連環畫漸漸失去昔日光彩,并慢慢淡出出版市場。
二000年開始,連環畫又重新走進讀者視線,出現在了眾多收藏市場,由于“連迷”打氣,還出現收藏熱潮。“小人書”重新走上市場,它的消費群已由原來的小孩子變成了很多年前曾經消費過它的成年讀者和收藏者。動漫時代的小人書,成了一部分人懷舊的道具,或者說是有收藏愛好者把它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收藏。
梁平波認為,連環畫中的許多形式是影視無法取代的,其中內容的歷史性和思想性是卡通所無法比擬的,有些圖畫更可為多數學生學習歷史提供參考,如各個年代人物的穿著就非常明顯。現在逐漸起色的“小人書”市場是個需求擴大的信號,但現代的圖書市場也對出版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確保內容、繪畫和印刷等質量的前提下,不僅要滿足收藏者,更重要的是連環畫終究還是面向大眾的文化產品,無論是產品還是價位更要符合大眾消費的特點。
“浙江是個文化出版大省,對傳承和發揚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責任和義務,繼續發揚和發展好‘小人書’出版業,是時代賦予浙江的畫家、出版社及相關部門的責任,同樣也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設的需要。”梁平波這樣表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