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海棠山藏“中國一絕”(圖)
阜新海棠山藏“中國一絕”(圖)
阜新海棠山藏“中國一絕”(圖)
時間:2006-10-07 10:47:00 來源:華商網
市場
>阜新海棠山藏“中國一絕”(圖)
海棠山的主要建筑“措欽大殿”雄偉壯觀
本報記者田衛濤攝晨報訊(記者王歡)國家級森林公園、藏傳佛教黃教教派的藝術名山、山中的奇松怪石可與黃山媲美、山中的摩崖造像更是“中國東方藏傳佛教中心”惟
一幸存的珍貴文物群……
您是否有想去看看的沖動?
那么就讓本報記者帶您去領略一下坐落在“瑪瑙之都”阜新的海棠山……
海棠山上沒有海棠花
“海棠山,是東北三大名山之一醫巫閭山的余脈。它東西長4.8千米,南北寬3千米,主峰海拔715.4米。”導游介紹海棠山的時候笑了,海棠山:蒙古語為‘亥臺音兀勒’,‘亥臺’蒙古語意‘墻垛’或‘了望臺’,‘兀勒’意為山,即‘亥臺山’。‘亥臺山’用蒙語譯音為‘海棠山’。所以人們誤認為山上必有海棠,實際上山上一朵海棠花也沒有。海棠山的主要建筑“措欽大殿”建于1683年,為藏式木結構回廊建筑,第一層主要以藏式為主,第二層以宮式為主,即明清時代建筑。大殿總建筑面積為968平方米,主供佛大白傘蓋佛母。佛母像高9.9米,是目前國內此類主供佛最大的泥塑貼金佛。
摩崖造像“中國一絕”
繞過“措欽大殿”,就是海棠山的著名景區———海棠山摩崖造像景區,最大的高達5米,最小的僅有30厘米,其中3米以上的造像有30余尊。
據相關資料記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章嘉活佛率其弟子來此傳佛,同時在峻峭的奇峰怪石上雕刻佛像,至今已有300多年。現保存完好的石刻佛像共有260余尊。在造像雕刻藝術方面,摩崖造像繼承和發揚了晚唐風格,創造了富有民間傳統風格的摩崖造像群。海棠山摩崖造像,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杰作———“中國一絕”。
美麗傳說龍子化作“龍盤石”
海棠山不僅以寺廟、摩崖造像等佛教文化人文景觀聞名中外,而且自然景觀也非常引人入勝。如‘雄鷹石’、‘濟公帽石’、‘震山龜石’等,栩栩如生,形神兼備……
在海棠山460米處,石縫中多生長著500多年樹齡的長壽松、迎客松、臥龍松。而與長壽松相媲美的是它旁邊的龍盤石。對于龍盤石,有一個美麗傳說:傳說海棠山遠古時期是一片汪洋,海水退走時,龍王的一個兒子留戀這里的美麗風光不愿隨父遷走,便化小身形藏在一塊巨巖縫里。玉皇大帝便將龍子化為這塊藏身縮尾的龍盤石。
此外,海棠山現在還開發了“眾生奔佛景區”、“長壽凳”、“百畝果品采摘園”等新景點和活動項目。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