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估的號外
被高估的號外
被高估的號外
在不久前落槌的中國書店舉辦的第37期大眾書刊資料拍賣會上,近幾年來一直是熱門的報紙?zhí)柾馐詹兀鴮嵄粷擦艘慌枥渌膱錾系膬山M號外均流標。其中有一組(4張)號外,含“三個第一”(第一顆原子彈、氫彈、人造衛(wèi)星),起拍價2800元,流標頗出人預料;另一組《晉綏日報》、《東北日報》、《平原日報》1949年的3份號外,起拍價900元,竟然也流標了。
近年來,許多收藏者看好號外,并對其進行投資。但筆者卻認為號外價值目前被高估了,至少1949年后的號外存世量太多,不符合物以稀為貴的收藏原則,其升值空間不會太大。
首先,由于報紙?zhí)柾鈭蟮赖亩际菄鴥韧庵卮笫录蛟诋數(shù)赜杏绊憽⒂幸饬x的重要新聞,無論中央大報還是地方小報,不管是免費散發(fā)還是標價出售,其發(fā)行區(qū)域都在報社所在地(如《人民日報》號外只在北京市散發(fā)、《文匯報》號外僅在上海出售等)。對于當?shù)刈x者來說,號外所報道的內容都有紀念意義,因而一般不舍得丟掉,大部份被收藏了。因此,雖然號外發(fā)行量比正常報紙要少得多,僅幾千至數(shù)萬分,但自然消耗卻極少,加之被過分夸大收藏價值,因而在收藏界留存很多。如50年前一份發(fā)行量為100萬份的中央級大報,由于司空見慣,人們不注意保存,留存至今的某期可能不足百份;而該報一份僅發(fā)行1萬份的號外,由于人們重視收藏保管,留存至今達數(shù)千份。
其次,號外報道內容的相似影響其審美價值的提升。號外是為了及時報道重大新聞事件和突發(fā)事件而出版的,因而各類報紙?zhí)柾鈧鞑サ膬热荽笸‘悺6诖蟊妭髅礁叨劝l(fā)達的今天,報紙?zhí)柾獾膫鞑スδ芤巡患皩徝拦δ苤匾R驗樘柾鈱χ卮笮侣勈录屯话l(fā)事件報道得再及時,也不可能像廣播電視的現(xiàn)場直播和網(wǎng)絡的即時傳播來得快。人們之所以熱中于收藏號外,主要還在于其紀念意義和審美價值。但號外千篇一律的報道方法和相似的內容使其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難以穩(wěn)步提升,往往開始熱鬧一陣,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慢慢冷卻了。
再次,號外出版的突發(fā)性使報道內容的準確性、權威性大打折扣,影響其長遠的收藏價值。號外由于出版周期短,加之一些報社為了搶新聞,對報道內容的核實不細、把關不嚴,致使號外容易出現(xiàn)許多差錯。如某報“神五”號外竟在大標題上將“楊利偉”寫成“楊力偉”;一些報紙?zhí)柾馍系男侣剤D片轉拍自電視轉播畫面,模糊不清,有的甚至將圖片用反了等等。這使號外的準確性、權威性大打折扣,影響其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
最后,報社濫出號外和號外的趨利性之風影響了其整體形象。近幾年的“號外熱”使一些報社嘗到了甜頭,于是變得不理性起來,為了賺錢或擴大影響,濫出號外。在進行一些國際國內體育比賽時,有的報紙竟然一連十幾天出版幾十張?zhí)柾猓踔翆⒁恍V告特刊也標上號外以牟利;有些地方報紙連本地的節(jié)慶、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等非重大突發(fā)新聞也出版號外。還有的報紙認為出版號外有利可圖,便將其定價很高,一張成本僅幾角錢的號外竟然要價10元。更有將號外承包給企業(yè)或個人的,并不向社會發(fā)行,而是囤積居奇,以圖暴利。凡此種種,使號外的形象大受損害。
由此可見,并不是所有的報紙?zhí)柾舛季哂惺詹赝顿Y價值,目前的號外熱潮很多都是人為炒作的結果,報紙?zhí)柾獾氖袌鰞r位已經高得不正常了,投資者“入市”一定要慎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