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大師 大隱如斯
卓然大師 大隱如斯
卓然大師 大隱如斯
近來,藝術市場突然掀起收藏卓然老師的動物國畫作品的風潮,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卓然是一位什么樣的畫家,于是,我們通過有關部門找到了生活在北京的卓然老師。
83歲高齡的卓然老師,66年前即投身抗日烽火之中,一生的傳奇中,最大的傳奇莫過于其繼往開來的藝術創作,他所開創的“雙鉤松針法”、“龜坼皴法”、“人體皴法”、“神道泐跡法”對國畫發展所做出了重要貢獻,之后即淡然隱居北京。其實,在海外卓然老師曾經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國畫家之一,尤其令人吃驚的是日本人特別偏愛這位抗日戰士的美術作品。卓然老師曾經創作《蒼松巍立萬古青—周恩來》、《臨汾戰役》等深刻影響新時代的美術作品,大家所熟悉的劉胡蘭形象就是由卓然老師最終定型的。經歷戰火洗禮、文革浩劫煉獄的吳作人、啟功老一輩杰出藝術家已在21世紀漸漸遠去,在世風淺浮的今天,究竟還有幾位大師在世?還有多少經過錘煉的藝術作品?
卓然,國家一級美術師,專業書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函授大學教授。
1924年1月,卓然出生于被稱為中國書畫之鄉的安徽省蕭縣,1940年,年僅16歲的卓然毅然投身革命,參加了地方抗日游擊隊。1949年至1953年卓然就讀于南京中央大學美術系。1957年由解放軍總政治部批準作畫稿《臨汾戰役》(山西省博物館收藏)。1957年10月,受山西省博物館委托到北京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復繪巨幅油畫《開國大典》。1959年9月,應山西省博物館之約創作《太原戰役》。1980年卓然與來中國進行書法交流的日本藝術家進行了交流,得知日本一個縣有一百多書道后很震驚,便找到朱丹,發起策劃成立了書法家協會。作品《蒼松巍立萬古青——周恩來》(國畫,創作于1978年)于1988年3月5日應邀參加周恩來誕辰90周年紀念畫展。該畫展出中受到鄧穎超等同志的贊揚。新華社專稿向國內外播出,部分報紙于1988年3月6日頭版進行了報道。之后,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將此作品收藏為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革命業績紀念室永久文物。1988年6月應紀念堂特聘創作《云海松濤》(高3米,長9米)受到康克清、王光美、鄧穎超、邵華(毛岸青夫人)稱贊。劉胡蘭英雄形象的定像者就是卓然老師。
卓然是我國文化藝術界的全能藝術家。他能畫油畫、版畫、更擅長畫中國畫(體裁為獅子、老虎、人物、山水、花鳥、狂草書、金石等)。其獅子、老虎和狂草書法作品尤顯大手筆、大氣魄,具霸悍凌魂效果,被書畫界譽為書畫大家、當代畫獅虎巨臂。
卓然山水畫已臻奧妙境界,曾變革創造了“龜坼皴”“人體皴”“神道泐跡皴”三種新皴法,尤其后者已進“神道幻境”。他變革了千家一格的畫松技法為“雙鉤松針”,大大加強了立體、特質、空間感。他常說:“為人做事要老實,搞藝術創作不能老實。”他重視紙、筆、墨、彩的變幻處理,產生意外景象。他繪畫技藝多端、風格多樣、豐富多彩,引人注目,駐足不離。卓然善于把文學、哲學語言溶于書畫作品中,加深、加大作品意境和教化力度。卓然已有近50年書畫技藝實踐經驗,常年如一日地勞神于書畫藝術變革上,總結、創造了獨特的書畫創作理論《三三一理論簇》:“物我兩忘、無中生有、有中得無”、“風、雅、頌”、“氣、勢、魂”;追求“建立卓然藝術差異境界”,敦促人類文明進化。此理論言簡意賅,引導作者進入“吾喪我”、獲“真宰”、得“朕兆”、逞“化境”。
基于此,他的書畫作品引人入勝、感人至深,充滿時代氣息。
卓然認為“技術是認識的問題,但認識不等于技術”。因此他特別重視文學、哲學的學習研究,以加深個人在書畫專業的修養。1980年起,他即被北京、安徽、山西、廣東、廣西等省市文化藝術界邀請作學術報告20余次,題目有《魂,美學心理學》;《建立卓越超然的藝術王國》(發表于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學報《中國詩書畫》等)。1997年應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特約撰寫一萬一千字的理論文章,題目是《摩合于〈孫子〉〈莊子〉哲學中——我對書畫學修養境界的淺涉》(發表于1998年《中國詩書畫》第21期)。此文論及中國書畫藝術的現在、未來必然形成的格局,道出了不可逆轉的藝術發展規律。
卓然受“極左”之誤30年之后,于1979年返回北京,恢復了他的“藝術生命”,書畫藝術才華橫溢。1982年起,“卓然書畫展”在北京、江蘇、安徽、山東、山西、廣東、廣西、浙江等省市及香港舉展20余次,均獲“勝場”。
1994年,卓然接到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協會通知,將其傳記編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第十六卷中;美國世界名人協會也多次函請他入會。
回首卓然大師豐碩的藝術成果,真可謂“回首蒼茫處,卓然而傲群”。
書畫大師卓然作品簡介
1 此畫于1988年3月應邀參加“周恩來誕辰90周年紀念畫展”,該畫展出中受到鄧穎超等同志的贊揚。鄧穎超看到這幅作品時,連聲說“像,像,真像!”之后,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將之列為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革命業績紀念室永久文物。
2 自創“雙鉤松針”畫松樹技法,傳神表達出蒼松翠柏神韻。
3 《怒吼圖》為粉碎“四人幫”之時所畫。1977年冬,身為淮北塑里煤礦候補臨時工的卓然大師,受命于安徽省政府參加首都工藝美展。久抑的美術創作情感頓時爆發,3天內完成巨幅國畫《怒吼圖》。此作以民族英雄岳飛《滿江紅》的“怒發沖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詞句的氣、勢、魂意識形態,經營“金字塔”式構圖。此圖是兩只雄獅,一立一臥,一只仰天怒吼 ,一只爬伏,眈睛遠方。1979年,徐州市國畫院著名花鳥畫家王廣明見此畫時近看遠瞧,反復觀摩。當即表示:“我的魂魄被此畫俘虜,已不能自主了。”
4 卓然創作《云海松濤》時,座談會上受到康克清、王光美、鄧穎超、邵華等人稱贊。
7 早在1957年,卓然就創作了大型油畫《攻克臨汾城》得到了解放軍總政治部的稱贊,并被批準為全國慶祝建軍30周年的重點作品并被山西省博物館收藏。
8 卓然書法以“方”、“直”破近年泛濫的“圓”;以“懸險”,“一分為二”、“合二而一”布陣,引發觀眾擺脫傳統欣賞法則,進入新的思維境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