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畫家只畫光頭 “今日方力鈞”展將在蘋果館開幕
光頭畫家只畫光頭 “今日方力鈞”展將在蘋果館開幕
光頭畫家只畫光頭 “今日方力鈞”展將在蘋果館開幕
時間:2006-09-26 10:32:00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市場
>光頭畫家只畫光頭 “今日方力鈞”展將在蘋果館開幕
 |
畫家方力鈞,他自己是光頭,作品中的人物也全都是光頭。曾在張元的電影《綠茶》中客串角色,開了茶馬古道和岳麓山屋兩家餐廳,小老板當得是有聲有色,不過說到底,繪畫才是他的最愛。10月7日,“今日方力鈞”展將在今日美術館蘋果館開幕,這是他的作品在國內最大規模的集中展出。
■關于光頭
少年惡作劇的延續
畫展發布會上,光頭方力鈞一出現,很多記者就竊竊私語:“這么年輕就這么紅,也就30多歲吧?”“他光頭的形象好眼熟,是不是演過電影啊!”
將要開幕的“今日方力鈞”展覽的近百件水墨、油畫、版畫和雕塑作品中,“光頭”形象也是比比皆是,比如這次首次亮相的長35米、高4米的巨型油畫《2004——2006》,描繪的就是云彩中的一堆光頭人物。
如今,褒獎也好,爭議也好,不可否認的是,方力鈞繪畫中的光頭形象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已經變成中國當代藝術中符號性標志,并且帶有戲謔、躁動、空虛、迷惘的“潑皮”感覺。
談起光頭情結,方力鈞追憶:“讀中專時,校長是從部隊轉業的,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規章制度,規定男同學的頭發鬢角只要超過耳朵,就算違反校規。課間操時,他把我們幾個頭發長的同學叫來,要求我們當天把頭發剃短,第二天才可以上課。沒辦法,我們只好跑出去剃頭。到了理發店的時候大家商量,干脆剃光頭。第二天回到學校時,校長把我們叫出來,結果嚇了一跳——全是光頭。看得出,校長幾乎要暴跳如雷,但又因為沒說過不能剃光頭,所以沒有辦法。對于我們來講,這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從那個時候開始,光頭的形象,在我的潛意識中就帶有了一種叛逆或者帶有調侃的意味。”
■關于雕塑
源自兒時用泥巴做手槍
已過而立之年的方力鈞,仍舊是童心未泯,在展覽的新聞發布會上,一直在興致勃勃地折紙飛機。“紙飛機我們館收藏了,沒準哪天還升值呢!”今日美術館的一位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
從畢加索、米羅到啟功、黃永玉,無論中外,“童真”是很多大師的重要藝術靈感來源。方力鈞也不例外。方力鈞說,他做雕塑一方面是對繪畫的延續,也和童年記憶有關。小時候男孩子愛用泥巴做手槍、坦克、彈弓子打的泥球。小時候學美術,也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包括翻模、注漿、上色,做一些工藝品。成年后,這些記憶會經常冒出來。
方力鈞的朋友和他一樣,都是個性鮮明,例如顧長衛、姜文、張元、栗憲庭等。他們也成了方力鈞當代文化名人雕塑的對象,全部是從真人身上翻模下來。“計劃是做60多個,現在沒有做完,做了30多個。姜文沒在里面,他說他有恐黑癥,受不了翻模時的感覺。”
■關于副業
讓自己活得像個現實中人
十幾年前,在圓明園畫家村的時候,方力鈞還很窮,當時最大的理想是攢夠錢一次性買30斤掛面、1斤咸鹽,要是能混點兒肉吃,或者弄棵白菜就更棒了。如今,他的一幅畫能賣一兩百萬元人民幣,自己還開了茶馬古道和岳麓書屋兩家餐廳,生意非常不錯。不安分的他,甚至還在張元導演的電影《綠茶》中,扮演了一個和姜文演對手戲的皮條客。
“我不想每天在畫室傻呆著,久而久之以為自己是大師,得了幻想癥。”方力鈞說,他每天打打算盤,合計一下該給員工發100塊還是99塊,通過這些世俗的小事,主要是想讓自己還活得像個現實中人。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