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伊甸園——人物畫創作筆記二則(徐惠泉)
夢中的伊甸園——人物畫創作筆記二則(徐惠泉)
夢中的伊甸園——人物畫創作筆記二則(徐惠泉)
時間:2006-09-26 16:54:00 來源:徐惠泉
名家
>夢中的伊甸園——人物畫創作筆記二則(徐惠泉)
 |
(一)
從歷史發展角度看,人物畫是較薄弱的一項,不像山水、花鳥那樣有一套完整的技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雖然人物畫是發展最早的畫種,遠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人物的圖案,而后從楚帛畫,到東晉顧愷之、唐閻立本、宋李公麟、梁楷,明陳老蓮、清黃慎,一直到任伯年,一代又一代確也高潮迭起,創造了無數優秀的藝術珍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仔細看也伴隨著遺憾和不足。遺憾之一是對“形”的輕視,文人畫和文人畫理論對中國繪畫長期的統治,重“神”輕“形”就是必然了。遺憾之二是對“色”的忽視或者摒棄,“五色令人目盲”,文人墨戲視作正宗,色彩便被視作媚俗的“小技”而被理所當然的拋棄。遺憾之三是手法的單一,盡管人物畫的發展在歷史上出現了幾次大的轉折或者說是飛躍,但在這一二千年的漫長過程中,這樣的幾次變化實在太少。與山水、花鳥畫相比較,人物畫的發展實在是緩慢的。
王維是文人畫的鼻祖,至明代董其昌“南北宗”之說文人畫形成高峰。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儒道混雜不分的背景,中國繪畫最初也是為宗教服務的,如敦煌壁畫。董仲舒獨尊儒術以后,儒教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的正宗,到朱熹的宋明理學,更是把這種傾向推向極致。藝術創作成了文人的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所謂“琴棋書畫”幾乎成了“閑情雅趣”的代名詞。真正把繪畫作為職業的在當時是被人看不起的工匠。
宋元以后所謂正統美術史上的繪畫都是文人畫,畫那些畫的人,基本上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畫家。西方繪畫的一條主線是先為宗教服務,文藝復興以后,慢慢轉向為人服務,切入實際生活,并且它和科學的發展同步。而我們的繪畫搞的是形而上的東西,追求的是意境、寄托,是文人的一種精神發泄,用來作彼此的把玩。我們現在要做的事,就是把繪畫還原到繪畫本體上,畫畫就是畫畫,沒有任何附加條件,這才是繪畫的本質。
人物畫的發展在近代是卓有成效的,任伯年后,特別是西方造型觀念的滲入,一代代有識之士對人物畫的發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徐悲鴻、林鳳眠、蔣兆和、黃胄、周思聰、方增先及浙派人物畫,在探索西方科學的造型觀念和水墨的結合方面解決了許多難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也有許多問題由于歷史的局限一時是難以解決的,還需要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
“筆墨當隨時代”,時代變了,筆墨不得不變。我要加一句,“材料變了,作品不得不變”。現在我們除了中國畫的一些傳統材料外,更多地引進了西方的工具材料,像日本材料、丙烯顏料、油畫顏料,以及一些新科技制造的工具材料,豐富多彩。科技的發展,材料的發展,促進中國畫的發展,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二)
“彩墨人物畫”與傳統的水墨畫相比更多地使用色彩語言來構成畫面塑造形象,是彩和墨的有機統一。以墨為本,強化色彩,彩和墨辯證合理地使用使彩墨畫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語言,拓展了思路,開闊了視野。彩墨畫比傳統的水墨畫更易于制造氣氛,更適合精細刻畫,同時與傳統工筆畫相比更隨意、空靈。好的彩墨畫作品既能保持傳統水墨畫的韻味,又能精細地刻畫局部,能放能收,亦工亦寫,長于傳達主題、營造氣氛。彩墨畫是中國畫的延續、突破和發展。
在彩墨畫創作過程中,我用的材料基本上還是傳統的。我用質量好的生宣紙,其優點是,經得起做,顏色反復渲染后不燥、不板,收縮性好,色彩飽和。紙是彩墨畫創作的基本載體,選到一種適合自己用的紙很難得。我在實驗過程中走了許多彎路,轉了一大圈,仍然回到傳統的生宣上。同時使我深刻體會到,宣紙的許多妙處,還有待于我們去發現。我現在不用高麗紙,雖然在高麗紙上作畫,有耐做,耐磨的長處,但水墨在高麗紙上的自然滲化效果卻牽強附會,且干后墨色發灰(日本機制宣也有此不足),高麗紙上更適合畫裝飾趣味的“彩墨畫”。
由于使用了生宣媒材,在顏色的使用上也就有了些限制。古人幾千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唯其墨在生宣上更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墨色的正確搭配處理,是彩墨畫創作的難題。也是彩墨實驗過程中的興奮點。古人總結的“墨不礙色”,“色不礙墨”,在這里必須進行修正。但修正的困難是如何在彩墨中保持傳統水墨畫特有的韻味。我注意到近年來的一些彩墨畫創作,由于在墨、色、線、塊處理上的粗糙,一味地追求濃重的色彩效果,其作品已失去了傳統中國畫的精髓而更像裝飾畫。這類作品實質上已脫離了中國畫的范疇。
顏色,我什么都用,但唱主角的還是國畫顏料,尤其是國畫中的礦石質顏料,如朱膘、朱砂、石青、石綠、赭石等,是其他顏料無法取代的。另外,花青、藤黃也是我喜歡用的顏料。水彩、水粉、丙烯、染織顏料的使用,使調色盤明顯地豐富了起來,我還常用金粉、銀粉、噴漆、油墨、膠水、明礬等。我的原則是“拿來主義”,一切從效果出發。丙烯顏色覆蓋力強,薄用時有一定的透明度,顏色也豐富細膩。但丙烯顏色和墨色不易調和。我選用溶水性較好的丙烯,并適當以國畫色或水彩色調和混用,與墨色的銜接就自然生動。
噴漆的恰當使用會使畫面整體效果得到很大的改觀,尤其是金色的使用,會使畫面有一種輝煌的貴族感。淡色的大面積噴灑則利于協調、統一大的畫面的感覺。噴漆的使用要謹慎,用得好錦上添花,相反則可能畫蛇添足,甚至前功盡棄。
除了毛筆外,我畫桌上還堆滿了油畫筆、漆刷、刮刀、扁筆、牙刷、絲網、噴壺、吹管等等,每一種新工具的使用,都可能給你帶來驚喜,問題在于你把握的“度”。
在創作中,我常常以大片墨的配制為骨架,以墨線的穿插作為脈絡。我還通過膠、礬、拓、印等特殊處理在畫面上制作出原本需幾百年、上千年才形成的斑駁肌理效果,使其有一種時間的穿透力。在構圖上則吸收了西方現代繪畫中的構成法則,打破正常的時空概念,著力于畫面的情趣意味。在色彩處理上是以西方古典繪畫中典雅、溫和、富貴為基調,再點綴以如印象派繪畫的強烈色彩,讓畫面傳達出一種懷人、懷舊、懷鄉的情調,猶如一首古老的山歌,一杯苦澀的咖啡,或者是一壺清香的新茶,給現代都市緊張、繁忙的快節奏生活中,注入一股清新、柔和、幽靜、恬適的氣氛。
我畫既熟悉又有點陌生的人物,她們又窈窕的身材,姣好的容貌,但她們命運多舛,因此姣好的面容總帶著絲絲的憂愁??諝庵酗h散著淡淡的幽香,遠處有隱隱的鐘聲傳來。在雨天,我們一起靜聽荷的細語,或者在那個午后,捧著香茗,靜聽悠悠的簫聲。這就是我夢中的伊甸園,我真情構筑的玫瑰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