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品收藏投資:一個真假混雜的時代
當代藝術品收藏投資:一個真假混雜的時代
當代藝術品收藏投資:一個真假混雜的時代
常言道,“天下太平盛世,才會搞藝術品收藏。”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凡是古今中外歷史上創造的古玩、雕塑、書法和繪畫精品佳作,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被扣上“封、資、修大毒草”的罪名,或被當作“四舊”被砸爛,或被燒毀。我記得當時除了在北京還有“榮寶齋”和“北京畫店”兩家在名義上買賣藝術品外,在全國像長沙這樣的在明清時代藝術品收藏買賣事業興旺發達的各大中等城市,幾乎找不到一家經營藝術品收藏與買賣的商店。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國家經濟的繁榮與發展,由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黨的富民政策,老百姓在解決了生活的溫飽,朝著奔小康的致富之路走,口袋里的錢多起來了,經濟條件不同,文化教養有高低之分的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面得到大大改善、越來越好的前提下,開始講究追求高品位的文化和藝術等精神方面,在有益于提升思想情操、修身養性、陶冶性情方面,很舍得花錢進高檔劇院看高品位的戲劇,聽高格調的音樂,還會經常抽空逛古玩文物品市場,到畫廊和藝術品商店去購買優秀的雕塑、書法和繪畫作品,陳設于家中的廳堂。而專事藝術品的收藏家當然也知道,在當今世界上,收藏黃金和美元,都可能會有貶值的風險,而收藏真正優秀的古玩、雕塑和字畫精品佳作,則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值。因此,社會對文物古玩、雕塑、書法和繪畫精品力作的大量需求,不但有力地激發了雕塑家、書法家和從事油畫、中國畫等各個畫種創作的藝術家,為國家、為人民創造藝術精品力作的積極性,同時還促使了經營古玩、雕塑和書畫等藝術品的許多畫廊和拍賣公司,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筍般地開業和經營。
當然,隨之而來也產生了混亂與無序的現象,在藝術的買賣和收藏方面,出現了花樣百出、防不勝防的欺詐、騙局與陷阱等一些復雜的情況。在古玩、雕塑、書法和繪畫作品的經營買賣或收藏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真正的藝術精品與假冒偽劣的贗品并存,魚龍混雜在一起,難辨真假的時代。涉足藝術品收藏,如稍不小心就會墜入陷阱,陷入被制假、販假和賣假者所欺騙,弄得財損人傷心的尷尬局面。
前不久,在長沙有位退休的老同志,因為他知道當代中國寫意人物畫家林墉與我是老同學,他興致很高地拿了一幅他花了一萬多元錢、從一個山東人手頭買到的,據說是林墉于“文革”中畫的一幅至少可以賣幾百萬元的《毛澤東與林彪在一起》的寫意人物畫,要我幫他鑒定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出自林墉之手。結果他將那幅畫一打開,我就說:“這絕對是幅假畫:一、林墉的筆墨藝術水平不至于如此之差;二、林墉的名字如何題寫和筆跡根本不是這個樣子!”老人氣極,大呼“上當、上當了,讓我白白地高興了一場!”現在因為“文革”美術在藝術品市場價格猛漲,有些不法之徒就大量制造假的“文革”美術作品。還有位搞建筑承包發了財的文化素質不高的老板,向我吹牛他花大價錢買了多幅古畫。可讓我一看,全是假東西。結果他也大呼上當!
有人也因此而抱怨,藝術品收藏市場太亂,需要整頓,甚至過激地提出要取消藝術品的買賣經營和收藏。但我認為,在當今搞活藝術品收藏買賣市場的過程中,混亂與無序確實存在,說需要整頓我舉雙手贊成,若采用禁止和取消的做法,我堅決反對!我認為,與十年“文革”相比,當今古玩、雕塑和字畫品買賣收藏活躍,是歷史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和文化藝術繁榮的象征。至于談到古玩、雕塑和字畫等藝術品,在買賣和收藏中出現欺詐與陷阱的問題,并不是今天的中國當下才會有的問題,而是古今中外從來就有的事。例如明清時代,江西和湖南在字畫方面的藝術品市場興旺發達,而與此同時在制假與造假方面也頗有名氣。我們當然要強調和提倡,甚至采取嚴厲的管理措施,要加強對從事古玩、雕塑、字畫等藝術品買賣商家的道德教育,盡量減少與禁止在藝術品買賣和收藏交易中,出現欺詐與陷阱的問題,但想要完全徹底杜絕,恐怕難以辦到。
那么,作為古玩、雕塑和字畫等藝術品收藏的愛好者,要怎樣才能使自己避免被欺詐和被陷入騙局的尷尬處境呢?
其一,虛心多向在古玩、雕塑和字畫等藝術品鑒賞、創作和收藏方面經驗豐富的專家和同行學習,努力掌握區分和鑒別古玩、雕塑、字畫等藝術品質量的優劣與真偽的知識,有空還可找一些與此有關的報紙雜志認真學習。
其二,在決定購買一件耗資過萬,甚至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之前,應當請有關藝品方面的專家和權威,對藝術品進行藝術質量的優劣或真偽鑒定,這樣就能避免上當受騙。所以,凡是真正的大收藏家,他身邊都有幾位真正懂藝術的專家和學者作顧問,他清楚地知道,付給專家學者們一定的顧問費是值得的。
我想,在收藏藝術品的時候,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就是在藝術品收藏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情況下,也能買到和收藏到質優品位高的真正優秀的藝術精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