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情深深話瑰寶
隱情深深話瑰寶
隱情深深話瑰寶
時間:2006-09-25 17:30:00 來源:新民晚報
收藏
>隱情深深話瑰寶
耕織圖是中國古代帝王、官府勸民勤農的重要形式之一。現存于故宮博物院的《雍正耕織圖》,無論制作工藝還是繪畫技巧都達到了最高的水平。
《雍正耕織圖》的出現,有一段隱情。眾所周知,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61年),子嗣最多(兒女共55位)的一位皇帝。諸皇子奪儲之爭在康熙晚年越演越烈。雍親王(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為皇四子,作為年長的皇子,雍親王跟康熙外出巡幸的機會比較多,使得他對康熙帝的喜好比較了解。雖然,雍親王在儲位競爭中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他卻韜光養(yǎng)晦,表現很為低調。實際上,雍親王一刻也未放棄奪取儲位的努力。康熙一生重視農耕,親自指導繪制《御制耕織圖》,并親筆作序,為每幅畫題詩。雍親王善于揣摩父皇的心意,為投父皇所好,特命宮廷畫師精心繪制一套《耕織圖》進獻給康熙。康熙自然龍顏大悅,對雍親王平添不少好感。
《雍正耕織圖》是雍正登基以前,令宮廷畫工精心繪制的。共有圖46幅,其中耕圖23幅,織圖23幅。通過一幅幅生產勞動的畫面,真實反映了當時耕織生產的全部過程和農業(yè)科學技術的運用,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歷史文獻價值。
在《雍正耕織圖》的每開畫上,都有雍正的親筆題詩。其書法筆勢跌宕,墨華酣暢,氣脈一貫,將二王的靈秀,晉唐的古樸及董其昌的逸氣融會一爐,具有大家風采。
正在上海圖書館展出的《雍正耕織圖》,系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聘請專家采用珂羅版精密織造技術復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