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畫展”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黃賓虹畫展”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黃賓虹畫展”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9月19日上午10點,經過近半年的精心策劃與籌備,關山月美術館以“黃賓虹畫展”和首屆學術論壇為重頭戲的一系列高規格、高品位的展覽與活動拉開了大幕,深圳市委員常委、宣傳部長王京生等領導為畫展揭幕。
近年來,黃賓虹和他的藝術得到了學界、畫界的廣泛重視,編輯出版了一系列有關著作,舉辦了諸多研討會和展覽會,黃賓虹作品迅速走俏市場。但是,理性層面的深入研究還比較缺乏,有份量的學術著作還不多,對其作品的有力鑒別與精致解讀也遠遠不夠。鑒于此,關山月美術館與浙江省博物館合作,策劃了20世紀中國美術大師系列之一,“高標自立——黃賓虹畫展”。這次展出的100多件作品,是浙江省博物院精心挑選的,絕大部分為首次面世。開幕后,大批專家學者和中國畫藝術愛好者對畫作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與熱情,展廳人流如潮。
為與國際美術館先進的運作理念接軌,也為觀眾提供更好、更優質的公益文化服務,關山月美術館還在黃賓虹畫展開幕的同時推出義工服務項目。熱心的義工為觀眾提供詳盡的義務講解和導覽服務,也成為展覽開幕時的一道風景。義工是當今世界的一道亮麗的人文之光,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深圳是全國義工事業發展最為蓬勃的城市,已有許多義工投入到各類社會公益事業,叢飛更已成為深圳義工的一面旗幟。
19日下午2點30分,以 “黃賓虹與筆墨問題” 為主題的首屆關山月美術館學術論壇正式開始。論壇的學術主持由我國著名美術史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郎紹君先生和著名美術史論家、博士生導師、上海書畫出版社總編盧輔圣先生當綱,并邀請了包括薛永年、范景中、洪再新、王中秀、萬青力在內的海內外著名的藝術史家、美術批評家和相關學者約20余位作專題發言。在20世紀的中國畫史上,黃賓虹是一道獨特而奇異的風景,他畢生從事詩、書、畫、印的創作,研究畫史、畫論,還旁及金石學、文字學。他從中國傳統文化內部汲取營養,而非借鑒西方藝術等外部力量,推動了中國畫形式語言的創新發展;他以對“內美”的追求和渾厚華滋的風格把傳統山水畫推到一個新的高峰。因此這一主題也是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的核心課題。論壇將9月20日結束,為期一天半。
在黃賓虹畫展開幕的同時,關山月美術館的常設性學術展覽“風神籍寫生——關山月藝術陳列展” 也在關山月美術館二樓開展,共展出關山月先生早、中、晚期作品50余幅。
此次陳列展在策展理念上體現了對關山月的山水畫寫生專題的學術梳理,通過對作品及相關背景材料的立體建構,使觀眾對關山月的藝術進行深層解讀,從而提升了展覽本身的研究價值和觀賞性。展覽以關山月作品和其寫生、速寫作品相對照的方式陳列,以期體現出關山月先生提出“風神籍寫生”這一個鮮明的藝術主張。
從1940年代開始關山月先生就開始了其漫長的旅行寫生,并且堅持到老,正如其所云:“不動就沒有畫”,強調從生活的源泉中汲取藝術的養分,堅持在寫生中創作,并在創作中體現寫生帶來的鮮活的視覺體驗和生活感受是關氏藝術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此次策展目的將力求展現關山月藝術這一的特色。同時,此展在展示方式上有所改變,注重以實物、實景、影像、圖片、文獻與作品相結合的多角度方式來再現關山月先生的創作環境和藝術風采,此展在實物陳列方面特意展示關山月先生畫室環境和其用過文房四寶,以求觀眾更加全面和深刻地了解關山月藝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