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須防陷阱
撿漏須防陷阱
撿漏須防陷阱
前不久我與朋友小羅一起喝茶聊天,聊起了撿漏話題。
當時小羅剛涉足收藏圈子還時間不長,一次下班回家路過軍區大院,看到一個收破爛的老頭拉著架子車在路邊歇腳,廢品里面夾雜著一個鏡框,鏡框里面似乎還夾著一幅書法作品,小羅急忙走近抽出鏡框細看,原來是本市一個書法家的作品,上款落了個某某司令雅正,下款從年月上看也有差不多10年了,鏡框還有磕碰。
“這個多少錢呀?”小羅隨口問了一聲。“你給30塊錢吧。”老漢深吸了口煙隨口說了一句。
“您這在哪里收的呀?”小羅還是有些猶豫,老漢說這件東西是從旁邊這個軍區大院里收來的,那家看來官還不小,老爺子剛過世,才裝修過的房子兒子又要重新收拾,這些鏡框還有些雜物就都沒要錢就讓他拿走了。
“還有幾個鏡框?”小羅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好說歹說要老漢把他帶到了放舊貨的茅屋。一進門,小羅眼睛就直了。墻角疊放的鏡框里面分明是舒同的書法!掀開下一個竟然是沈鵬的書法。然后是一個本地有點小名氣畫家畫的山水,最后一件是張愛萍將軍的書法條幅。作品上都題了某某司令員的上款。小羅心跳加快,卻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問價。老漢似乎讀懂了他的心思,張口就開價每個500元,不還價。
小羅知道,本地畫家那幅畫充其量也就只值100元,可另外3件隨便一個就能上萬,這可是明擺著一個大漏呀,于是好說歹說把價格壓到了1500元4件全部拿下。
一到家,小羅把燈開得亮亮的,一件件喜滋滋地打開來看。突然發現舒同和沈鵬的字似乎總有些生硬,不夠潤澤,再仔細看筆畫之間的飛白處,這才明白居然是木板水印的。只有上款那個某某司令雅正是添寫的。再看張愛萍將軍的字,雖然是手寫的,但是也沒有什么神采,手頭資料不多,尚不能定其真偽。小羅一氣之下當時就想出門找那老頭,但又一想,東西是自己上趕著買的,人家自始至終也沒說是誰的作品。
原來這是一個圈套:首先在軍區大院旁邊放線釣魚;其次作品有統一上款,別人更容易相信這是一家流出來的。其三大師作品和本地名家混在一起統一開價,給人印象是賣家什么都不懂。尤其是上款寫了某某司令,作者又是舒同、張愛萍等軍隊高官,更易讓人深信不疑。最后傍晚時分帶到小黑屋子去看畫,燈光昏暗,木板水印本身就和真跡難分伯仲,字形沒有任何問題,差別只在毫厘之間。而價格上故意開個比較高的行外價,讓你欲罷不能。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