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國畫《正月》拍賣
河南國畫《正月》拍賣
河南國畫《正月》拍賣
記者昨日從河南省日信拍賣有限公司獲悉,被稱為當代《清明上河圖》、我省著名畫家王群歷時二十余載創作的國畫長卷《正月》將被拍賣。買收人同時還將擁有這幅畫3年的印刷、復制、發行權。
據了解,《正月》是目前我國唯一一部描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農民生活的國畫長卷。它長25米、高0.83米,被譽為“中國當代史詩”。《正月》以中國最大的廟會之一的河南鶴壁浚縣古廟會為素材,分為集市貿易、游山、社火、進香四個部分,采取全景式描述的模式,完整、生動地再現了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農民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和老百姓歡快的趕會景象。畫中僅人物就有1.7萬個,由一個個故事相互連接,人物各具情態惟妙惟肖,包括衣服在內竟無一重復,氣勢恢弘,意象萬千,也是目前我國現實主義寫實手法和工筆長卷形式表現的最長的畫卷。
2004年6月,《正月》首次在鄭州展出時在省內外引起巨大轟動;同年8月,《正月》應邀赴法國巴黎參加“中法文化周”,得到了國外畫家和觀眾的好評;10月,《正月》參加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的“中原文化北京行”書畫展,震撼京城觀眾。今年2月,《正月》被河南省命名為首批“文化知名品牌”,成為我省乃至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文化符號。
據拍賣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有省外和境外的多個收藏家向他們詢問《正月》的拍賣事宜。拍賣活動將在10月15日上午舉行,10月13日、14日,《正月》將在大河錦江進行預展。
拍賣《正月》說來話長
河南省首批知名文化產品之一、被譽為當代《清明上河圖》的國畫長卷《正月》將被拍賣。此消息一出,圈內人士無不驚訝。《正月》是目前我國唯一一部描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社會生活的國畫長卷,是著名畫家王群二十余年心血的結晶,價值非凡。老畫家何以舍得拍賣自己的作品,這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昨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家屬:拍賣《正月》很無奈
王群的妻子、鐵一中退休教師顧鳳格提到《正月》將被拍賣,充滿了無奈。
“王群一直忙于創作,幾乎沒有賣過畫,我們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王群最大的畫室也只有7平方米左右,畫《正月》時,只能把床板當畫案。”顧鳳格說,“現在,他患上了嚴重的內風濕,走路和吃飯都很困難,手腕疼痛難忍,幾乎不能再畫畫。我們需要錢。”
顧鳳格介紹說,王群從1982年開始構思《正月》,直到2004年1月才正式完工。20多年來,王群甘守清貧,將全部精力和激情付諸創作。由于長期在畫案上繪制《正月》,王群的手腕處竟磨出了一兩寸厚的繭子。
顧鳳格說,希望這幅畫能被真心喜愛的人珍藏,同時最好能提供一個大的展覽場所,讓更多人能欣賞、領略《正月》的神韻。
同行:畫家精神令人敬佩
“《正月》反映改革開放后農民的生活場景,生活氣息濃,場面大,刻畫精細,尤其是幾次修改后可觀性很強,總體上反映了時代風貌,很不錯。”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方照華評價《正月》說。他還表示,“王群付出了幾十年的心血和時間,專心藝術,這種精神很讓人敬佩。”
鄭州美術館館長封曙光聽聞《正月》將被拍賣,頗為感慨:“只有甘于平淡的畫家,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他說,希望王群的《正月》能賣出好價。
拍賣公司:好作品要讓大家都知道
“如果《正月》沒有拍賣出去,我們對王群先生分文不取。”河南日信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柏君說,“《正月》復制品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內部分市地及有關部門選為涉外專用禮品,社會評價也非常高,這樣的好作品為什么不讓大家知道?”
《正月》使鶴壁浚縣特別是大亻丕山名揚海內外,作為當代河南省美術界上最貴重的“寶貝”之一,《正月》不僅僅是美術作品,而且是歷史的見證。李柏君說,希望收藏它的人能在保護好的同時,發掘它的內涵和深刻的意義,讓《正月》不但成為美術經典,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產品。
《正月》最終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