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姿國色 貴妃醉酒
天姿國色 貴妃醉酒
天姿國色 貴妃醉酒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曲清平調,千載傳唱,道出了楊玉環似仙似娥的天姿國色。元明之后,舞臺上的醉貴妃更是傾倒無數文人刻家,楊玉環的綽約風姿亦常顯現于竹木牙角雕器上。
圖中這尊具有清代中后期風格的染色核桃木圓雕貴妃醉酒擺件,高20.7厘米。該刻家雕技之所以高出他人一籌,在于他對“醉”的意境有著十分深刻透徹的認知,且能十分到位地把握“醉”與“似醉還醒”這個度。將楊玉環常得君王帶笑看的消魂醉姿,長留在這尊雕像中。
該雕像妙在不落俗套,擯棄了貴妃頭上那頂繁縟沉重的鳳冠,還其以唐人崇尚的盤旋發髻;妙在一肩霞帔,遮去了清人的視袒露為淫,避免了刻家遭受世俗的譏責;還妙在刻家將貴妃酒后一曲霓裳終,水袖長甩嬌無力的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至極。玉環甩一臂半倚半搭在高力士肩上,似依似靠,步履輕盈游移,珠釵搖蕩,身姿恍惚,醉眼朦朧中透著微醺的淺笑。
這是筆者見過的明清竹木牙角雕醉貴妃中,醉得最嫵媚的一件,也比較接近和符合唐人筆下對美人的描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