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 兩岸巧手母親上海同“秀”中國女紅
慈母手中線 兩岸巧手母親上海同“秀”中國女紅
慈母手中線 兩岸巧手母親上海同“秀”中國女紅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海峽兩岸巧手母親今天在上海大展蘭心慧智,使唐詩名篇《游子吟》中的女紅工藝場景得以重現。此舉也開啟了海峽兩岸婦女交流“上海之旅”的序幕。
數百件臺灣民間珍藏的傳統女紅工藝精品今天首度亮相大陸。在上海圖書館展出現場,兩岸母親相互切磋祖傳的“針線活兒”,以布會友,以線傳情。
“女紅展”發起人、臺灣知名人士陳履安、陳曹倩夫婦親臨現場。陳曹倩說,兩岸“母親的藝術”其實是相通的,希望兩岸的女性經常互訪交流,讓中華民族傳統的“女紅文化”一脈相傳。
這一別致的“中國女紅文化展”可謂覆蓋中國東西南北不同的地域文化,縱貫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女紅”歷史:從“山頂洞人時期”使用的“石針”,到距今六千年的“古線”;從黃河流域窯洞里貼出的五彩窗花,到中原地區常見的“虎頭帽”、“虎頭鞋”;更有精湛的江南雙面刺繡、罕見的苗瑤各族布藝圖騰。
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從仿制唐代的《夜宴圖》到創意現代的《芭蕾白毛女》,均是出自兩岸巧手母親的一針一線。陳曹倩女士耗費十年心血,親手縫制的二十多件傳統紋樣“百衲被”也成為現場的焦點。
在展區內,來自山西丁村的農家婆婆正在演示當地別致的彩色剪紙技藝。不遠處,兩位上海阿婆則在飛梭走線,演繹傳統紡織技藝。陳曹倩感慨:一針、一線、一把剪刀,這簡單的工具,串連起兩岸女性共同的愛心。
據悉,兩岸巧手母親同“秀”中國女紅的盛大展出將在上海持續十天。期間,將有一百六十人組成的超大“臺灣太太團”自北京前來上海參觀,移居滬上的眾多臺灣女性也計劃赴現場“取經”。屆時來自臺灣的藝術家黃永松等還將發表“女紅藝術”主題演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