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藍的畫: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
林藍的畫: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
林藍的畫: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
主持人:大麒
主持人語:近年一批中青年書畫家的崛起,吸引了眾多收藏者的關注。今年以來在廣州的幾場書畫精品拍賣會上,不少出生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有造詣中青年藝術家都被藏家看好,特別是實力派畫家有個性的作品,被認為將會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廣州藏家李先生來信并寄林藍畫作,經畫家本人鑒定,為真品。林藍,1971年生,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1996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并獲碩士學位。同時也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獲得美術學博士,成為中國第一個最為年輕的美術界女博士。
為向藏家介紹林藍“金版水墨”的藝術特色,本期特邀專家對此鑒賞。
讀者來信:我很喜歡《為您鑒寶》欄目,但幾個月來,所鑒賞的多為古陶瓷和舊書畫。我建議主持人多為我們介紹當代有特色的藝術家作品,為我們的收藏增加知識,特別是在市場上有一定關注度的廣東中青年畫家。我前幾年收藏了林藍一幅金版水墨作品,想請專家介紹其藝術特點,同時也想鑒別此畫的真偽。
專家鑒賞
本期專家:中國嘉德廣州拍賣公司藝術品部經理 許習文
林藍的“金版水墨”多為小品,繪制精到講究。每一幅作品的布局都經過精心的經營,隱約有南宋花鳥小品的趣味而又富有現代的構成感;其運用金紙色調做襯托,用墨的層層暈化所顯現出的肌理,偶然中又凸顯了墨色與用筆的藝術技巧,既簡明又渾厚,既含蓄又果斷,你能從中體味到現代藝術的裝飾味道;有時還加入其他現代特殊材料、特殊制作手法,比如以金箔為底、半生半熟的日本紙、墨色粉水等等。畫面效果博達而不狹窄,豐富而不單一。所以林藍的畫讓人看起來既傳統又現代,“傳統”是蘊涵古典的意趣,“現代”是因為始終不舍的形式感。
另外給觀者深刻印象的是伴隨繪制時間留下的墨痕。林藍自己總結說:“這些畫從起稿的第一筆鉛筆線,從筆紙接觸的第一點起,到墨、色、粉一層又一層的沖漬痕全部保留在紙面上,把自己所有思想與情緒的流動和起伏都記錄下來,一張畫印下自己在這個時間段的點點變化,一張張金色的畫連接出自己心緒變化的軌跡”。在我看來繪制“時間段的點點變化”不僅是畫家即時的“思想與情緒的流動和起伏”的記錄,更是畫家長期對藝術的思考和態度在短時間的流露。在這清麗典雅、平淡自然的墨漬中,我們似乎看到了畫家善良、慎思、獨立、蕓蕓眾生中的幽思的品性。
在中國畫的現代化過程中,如何實現傳統水墨的時代性,如何讓傳統中國畫中的文人意趣與現代繪畫語言找到最佳的契合點,始終困擾著藝術家們。就這點來說,林藍的作品給出了答案。
根據紐約蘇富比拍賣公司今年5月推出的月度分析報告,當代藝術主題已成為其核心內容。事實上,從拍賣界傳來的許多信息已逐漸凝聚為某些明顯的市場特征:當代藝術越來越成為買家的關注。因此從投資者的角度,我對林藍的作品是看好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