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將辦首屆曲陽雕刻展銷會
冀將辦首屆曲陽雕刻展銷會
冀將辦首屆曲陽雕刻展銷會
首屆中國·曲陽雕刻展銷會將于本月18日在「中國雕刻之鄉」河北曲陽舉行,這是曲陽石雕在今年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之后,最大規模的集中展示,展銷會將持續20天。展銷會期間將展示展銷雕刻精品、雕刻企業的主導産品、佛像作品、荒料、板材、風景石、奇石及人造石制品。屆時,將由來自意大利、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雕刻藝術家和商人前來參會。
曲陽雕刻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漢代曲陽石雕藝術就已應用于建筑業。北魏時期,曲陽石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石雕佛像、石雕獅子非常有名。唐代的曲陽已經成爲中國北方漢白玉雕像的發源地及雕造中心。曲陽的石雕藝人在元代大都的興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即爲曲陽藝人設計修造。清末,曲陽石雕已獲得了「天下咸稱曲陽石雕」的美譽。建國后,曲陽的石雕藝人先后參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天安門修復等首都十大建筑工程和毛主席紀念堂的興建。當代曲陽精品層出不窮,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贈送給赴大陸訪問的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生的一尊微縮「日晷」就是由曲陽石雕藝人用漢白玉精雕而成。
記者在曲陽縣看到,沿途堆列著大大小小的石料、石雕和未完成品。曲陽縣縣長周立光介紹說,之前曲陽石雕的發展比較依賴于外貿公司,這一市場運作方式爲曲陽石雕贏得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利的因素,諸如假冒僞劣的産生和利潤的流失。由于當地的石雕生産企業主多爲石雕藝人,在經營管理方面經驗不足,所以曲陽正著力扶持龍頭企業以帶動行業發展。
據悉,曲陽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曲陽國際雕刻藝術節,這次辦雕刻展銷會尚屬首次,以后會與雕刻藝術節交叉進行。此次會議期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進橋、甄彥蒼、安榮杰等雕藝界泰斗將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雕藝珍寶,并現場表演雕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