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中國沉船遺珍將公拍
18世紀中國沉船遺珍將公拍
18世紀中國沉船遺珍將公拍
記者從近日在上海舉行的蘇富比香港秋季拍賣預展上獲悉,蘇富比將于2007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拍賣曾沉寂于南中國海近三個世紀的7.5萬件精致中國瓷器,總估價達200萬歐元。
據新華社上海9月11日電,清朝雍正時期,一艘裝載了大量景德鎮官窯瓷的中國商船因甲板起火而沉沒,盡管曾遭火燒,又在海底沉睡280年,瓷器保存狀況仍然出奇地完好。沉船地點位于越南金甌半島南端海岸。
1998年初,這艘沉船上的部分瓷器被當地漁民撈起,而后,越南政府組織了全面打撈,并追回了漁民打撈的器物。歷經兩年時間,全部貨品被打撈出海,得以重現天日。
在沉船發生的年代,西方對中國瓷器的需求量極大,由于歐美社交界盛行高雅茶會,咖啡餐室風靡歐洲大城市,許多咖啡館、茶館以擁有中國瓷器茶具為榮耀。這批沉船遺珍包括青花茶具、瓷盒,以及稀有的彩釉人像,品種繁多。
有關專家說,由于清廷實行閉關政策,所以當時有中國商船將瓷器等貨物運往南中國海,抵達巴達維亞后再轉運至歐洲或中東。這批瓷器是為歐洲市場特制,茶具、包括在甲板上發現的瓷啤酒杯等,都繪有歐洲的風土人物圖案,部分有雍正年款。由此推測制造年份于1723年至1736年間。
船上還有一些保存完好的青銅器、燈具及錢幣等,可能是船員生活的必需品。
此次打撈收益將由越南政府資助進一步打撈沉船,部分珍品收藏于越南的3家博物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