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總成交6000萬
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總成交6000萬
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總成交6000萬
時間:2006-09-12 08:56:00 來源:雅昌藝術網
拍賣
>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總成交6000萬
 |
9月10日,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圓滿結束,總成交6075.4萬元。中國書畫的成交總額達4375.8萬元,其中,張大千的人物畫創作精品《天女散花》以236.5萬元易手,明清17位女畫家的作品也悉數成交。
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的拍賣現場可謂十分精彩,中午12點15分,拍賣會已經持續了將近3個小時,買家顯得有些勞累,然而,當拍賣師宣布,“下面,將拍賣張大千的《天女散花》,也就是本場圖錄的封面”時,場上氣氛立刻緊張了起來,所有買家的注意力又恢復到高度集中,觀察著場上的一舉一動。“80萬!”,拍賣師喊出了這件作品的起拍價,場上立刻有買家應價。起初,有2、3位買家參與競拍,當價格飚升到120萬、160萬的時候,分別有新買家加入,隨后,委托席的牌子也舉起來了,場內外形成6、7位買家爭奪的情形。最終,這件拍品經過50輪的激烈競價,以236.5萬元成交。此幅《天女散花》描繪天衣飛揚的女仙,手持蓮瓣,“散盡天花”的景象,所繪人物氣象安詳嫻靜,造型雍容華貴,線條的運用圓潤自如,轉折之處頓挫有力且富于節奏感,整幅作品盡顯唐人氣度。作品上分別有大千居士乙亥(1935年)和甲申(1944年)的題跋和自作絕句一首,盡道此畫的創作原委。這一時期也是張大千繪畫創作從“師古人”轉為“師造化”的時期,無論清、明、元的筆墨情韻,抑或宋、唐、晉的氣象意境,上下千年,張大千都能“溶古人而有我”,做到融會貫通而自成風格。在人物畫創作方面,30年代之初,張大千開始探索較為工致的人物畫畫法,其繪畫風格由追摹陳洪綬轉向明代吳門的唐、仇,加之游歷日廣,得觀諸多唐宋明跡,亦吸收了不少唐宋繪畫的特色,因而造就了這一時期兼工帶寫的人物畫風格。
在古代書畫專場中,明清17位女畫家的作品引來了許多藏家青睞,17件作品全部成交。在古代,女畫家的作品或生平不約而同地被人們所忽略,關于她們的記載可謂鳳毛麟角,古代女畫家的整體面目充滿了神秘感。如今,我們在欣賞和研究她們的作品時不難發現,在繪畫水平方面,留傳于世的諸多女畫家的作品不乏精彩,作品中更多地流露出細膩、恬靜的情感,令人眼前一亮。從市場前景來看,近幾年,古代女畫家的作品作為書畫投資市場的一類特殊題材,得到了越來越多藏家的關注,作品從幾萬元至幾百萬元不等,無疑有著廣闊的升值空間。在本場中,李因的《菊雞圖》拍出了4.18萬元。李因是著名的畫家兼詩人,善作水墨、寫意、畫鳥,明揚錢塘。
當代書畫市場依然堅挺,成交率頗高,許多在市場上活躍的畫家拍出了較為理想的價格。其中,楊延文的《仙鄉水云圖》和石齊的《雪雉圖》分別以22萬元和20.9萬元成交。
瓷器工藝品專場總成交1699.6萬元,成交比率65.14%。清雍正粉青釉蓋罐是本場的最高價,以68.2萬元被一位買家收入囊中。此罐造型為清代宮廷御用小茶葉罐,北京故宮藏《乾隆雪景行樂圖》中有相似形制瓷器。明嘉靖斗彩靈芝紋盤為存世量極少的嘉靖斗彩瓷佳作,從3萬元起拍,最終以38.5萬元成交,相同作品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有收藏。這件瓷器屬官窯,盤心繪環套如意紋飾,外壁繪七朵靈芝,其造型、圖案及款書形式均仿自成化斗彩,標志著嘉靖朝恢復了在弘治、正德兩朝停滯了數十年的御窯斗彩技法。另一件清乾隆官窯斗彩團菊罐雖有小傷,卻拍出了27.5萬元的高價,斗彩團菊為清代官窯傳統品種,制作精良遵乾隆御窯法度。這件拍品的特別之處在于其囊匣包裝極為考究,以紅木透雕嵌象牙為座,以紅木嵌金絲楠木為外盒,可見當年藏者珍視程度。除工藝精美外,收藏經歷也頗具傳奇色彩,系原藏者吳式釗得自八國聯軍劫掠北京之后。此外,明晚期犀角雕松鼠葡萄杯和清乾隆白玉獸耳海棠形帶流玉壺,分別拍出了49.5萬元和41.8萬元。另一件兼具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唐長沙窯褐彩題“相思”詩注壺,也以7.92萬元成交。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