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還有多少炒作禍水
新郵還有多少炒作禍水
新郵還有多少炒作禍水
近段時間,市場又逐漸活躍起來。有消息稱:2003年以前的70余億元的庫存郵品基本上全部銷毀,2006年已過銷售期半年的“丙戌狗”、“燈彩”、“武強年畫”、“農業稅票”等郵品也回收等待銷毀,因此,各公司除留存少量的地方題材郵品外,只剩下2004年至2006年(銷售期內)部分郵品維持日常經營。
從各地情況看,一些集郵公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管郵票,一部分管郵資封片。郵票方面,2006年新郵有零售,大小版仍是破版下發,預訂戶的票有保障,但是某些票和首日封不能按時到期,例如2006年8月8日發行的“奧運項目”首日封和郵票。除北京、沈陽、青島等少數城市外,全國各地的許多城市如武漢、深圳、大連、無錫等地都無貨供應。如郵人在武漢青山鋼花郵局預訂的首日封,今年以來已有3次未拿到。
新郵被開發成冊子出售比較普遍,多以總公司的為主,且全部溢價出售。公司收入的一大項應當是個性化郵品,超女、高考狀元“金榜題名”個性化郵票雖然引起爭議,但各地郵政仍繼續大力推銷。
郵資封片和縮量JP、PP片,公司柜臺難見蹤影,在郵市上倒容易見到,售價比牌價高數倍,令人不可思議。但是大部分JP、JF、TP、YP等片仍在打折,至于專為地方發行的普通郵資封(PF),基本上都是打折品,庫存量依然很大。
在等待改制的期間,集郵公司尚沒有完全獨立地自主經營權,沒有徹底斷奶分灶吃飯,不能全都用大資金到郵市收購緊俏的老郵品,個別公司采購諸如“金猴”之類的高檔熱門老郵制作成禮品冊,也在情理之中。公司要完成全年的銷售任務,拿回工資和獎金,不努力銷售2004年至2006年的郵品不行。由于目前集郵人口太少,打折票多,賣大戶做批發是他們的追求。
為了生存,集郵公司照樣會盯著網上的行情報價,期待某些票品上漲,然后隨行就市,批量賣出,贏得差價。公司賣新品,可以加折、加精美包裝加價,也可以配成專題(奧運專題、體育專題、古典名著專題)加價,只要賬目清晰,就是合理合法的經營和盈利。
在這種大背景下,公司也希望市場把新郵炒高。年初的“生肖狗”大版,一度炒到80元一版,頂價時,市場上會冒出來很多貨源,于是“生肖狗”大版大跌落到30多元,慢慢消化以后,再炒高,再漲,再放貨,再跌,過一段時間,沒人跟了,就換一個新品種。2006年,熱炒的有“生肖狗”大小版、贈送版,“花燈”、“寵物犬”、“農業稅”版、“十大將”、《金銀器》疊色樣張、“航天50周年”、“奧運吉祥物與會徽”、“倒計時”封、奧運不干膠、奧運極限片和奧運“運動項目”版(奧運系列)等,令人目不暇接,每次炒高都是公司放貨的機會。
JP片中,炒家炒過“婦女”片、“長征”片、“解放軍”片、最新的炒“二炮”片。發行量260萬枚的“二炮”片從打折的0.7元炒起,炒到1.3元,網上有人1.35元成包賣。但沒有兩天,價格從1.3元掉到1.05元,著實“咬”了一下熱情的跟風者。8月19日,郵人唱道:“二炮”片,沉得快,一天就賠幾百塊。
JP片不好零賣,大部分沉在庫房里,只等郵市行情一起,請二傳手到郵市或網上拋出即可,所以跟風2004年至2006年JP片的風險很大。公司不買只賣,當然只賺不賠。
總體而言,進入郵市的炒新資金仍然有限,上半年老票精品和已銷毀編年張,20分版票及小本票、生肖版票都有大資金收購,都是有意避開可能放貨的新郵,跟風者有限,因此炒新專家不得不多花些錢把幾個所謂的“風向標”品種拉得高高的,一是作為暴利樣板誘惑跟風者,二是便于公司放貨。
在操作手法上,則是反復炒作,反復拉高出貨,不炒死不把貨放干,決不罷手。新郵的大量消耗,有賴于集郵者購買使用,有賴于大宗包裹、特快專遞的貼用,僅靠炒作的虛高價,縱然吹到天上,也會像“香港回歸”金箔張一樣掉下來,有的還會掉到無底深淵。
8月19日后,受銀行加息的影響,郵市交易暫停,炒貨略有掉價,但是場外打聽或者要貨的不少。另外,許多場內的郵商許多出貨意愿并不強,人們對后市的信心仍然堅定。8月23日,郵市又開始熱鬧起來,炒區人聚集漸多,網上交易也頻頻成交,“金猴”有人2300元掛牌收購。
過了銷售期的2004年至2006年新郵是目前的隱患之源,不徹底銷毀,市場炒新就不會停止。對于早已超過半年銷售期的2004年至2005年郵品,郵人期待著銷毀,期待著炒新的消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