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美術館進京共圖發(fā)展
亞洲美術館進京共圖發(fā)展
亞洲美術館進京共圖發(fā)展
中國的美術館事業(yè)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這是因為中國處在一個快速發(fā)展時期。其實,整個亞洲也是如此,亞洲各國的美術發(fā)展具有哪些共性呢?
由于歷史原因,亞洲的美術館事業(yè)起步相對歐美國家來說要晚,而且規(guī)模也不能與之相比。但是8月31日在中國美術館里舉行的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上,來自東盟十國以及中日韓各國美術館館長對于亞洲美術館的發(fā)展、建設、交流、合作等問題的探討,卻令人們看到了亞洲美術館獨有的魅力。這些美術館或許本身并不大,藏品數量也不多,甚至有的藝術館僅是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但是它們卻更注重本國文化特色,注重美術館展覽貼近民眾,而通過亞洲美術館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亞洲文化的發(fā)展成為整個論壇上的最主要聲音。
關鍵詞一:本國文化
圖伯格斯·薩卡莫納:印度尼西亞國家美術館館長
讓美術傳播到各階層、各地區(qū)
我們的國家美術館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館,1999年才建立,主要收藏印尼近代畫家的油畫、版畫、雕塑、攝影和裝置藝術等,現有藏品1700件。同時我們也會收藏一些國際知名畫家的藏品,如俄羅斯、德國、匈牙利等國的畫家,我們也有中國畫家趙無極的作品。
印尼是一個由許多島嶼組成的國家,這在全世界是最典型的。那么藝術博物館如何更廣泛的作用于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地區(q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開展了一些能夠深入到各個島嶼公眾的活動,在展覽的策劃上也非常注重這方面的要求。比如我們的一些雙年展、印度尼西亞藝術峰會、雅加達雙年展等活動,都需要有這方面的考慮和配合。
通薩·薩亞馮卡姆迪:老撾文化與信息部博物館考古司司長
美術館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老撾國家博物館是在皇家宮殿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于1976年成立的,主要展示老撾史前以及之后的歷史狀況。而我們未來計劃在以往的皇宮宴會廳再建一個藝術博物館,就是在原來的宮殿中間再建一個兩層的建筑作為藝術館。我們一共有大約12000件藏品,各種佛像、雕塑、繪畫作品是我們主要的藏品。老撾有著非常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尤其在美術方面,我們表達力非常強,這可以通過我們仍然存在的藝術和工藝的傳統(tǒng)就表現出來了。
從1994年,我們本國的參觀者、國外的參觀者保持著持續(xù)上升的勢頭。這說明人們對于我們國立美術館的信心越來越大。現在全國各地的藝術家都在組織各式各樣的展覽,并且在私人畫廊去銷售他們的文藝作品,而且他們也逐漸引起了公眾和收藏家的興趣愛好和欣賞。
撒哈如丁·哈吉·伊斯邁: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館長
美術館是一個橋梁
我們的國家美術館是在國家獨立的一年后,也就是1958年8月28日成立。我們的收藏包括繪畫、裝置、攝影、版畫、水墨畫等藝術品,我們收藏的主要作品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我們本國和東盟國家內部。
我們的宗旨是在馬來西亞能夠起到橋梁作用,通過我們收藏的藝術品反映馬來西亞的文化傳統(tǒng),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也必須能夠使人民大眾接觸到,使我們各不相同民族的人能夠通過相應的社會活動進行了解。為了使我們的美術館能更好地接觸到當地的人民,我們希望能夠通過一些活動,比如說舉行一些相應的美術展覽,還有一些流動性的展覽,這樣就可以在國外,或者是國內展示我們的傳統(tǒng)藝術。
對于當代優(yōu)秀的青年畫家,我們馬來西亞政府還建立了一個“青年藝術家基金”,這個基金可以去資助一些年輕的藝術家去參展和繼續(xù)學業(yè)。
帕特里克·佛勞爾斯:菲律賓國家博物館藝術部策展人
帕特里克·佛勞爾斯:菲律賓國家博物館藝術部策展人
菲律賓的國家美術館是菲律賓國家博物館中的一個部分。我們的國家美術館將在10月開放。國家博物館是1901年10月29日在馬尼拉建立的,當時叫民族自然歷史和商務博物館。 因為博物館剛建館的幾年中,美術展覽已經開始了,因此,美術藝術就在最初的幾年中成為了博物館收藏的一部分。到了1972年,我們終于建立了專門用于美術展出的場館。
現在菲律賓國家博物館的國家美術館已經建成了,這里的展覽也希望能夠展示出文化的價值,顯示出我們在油畫、雕塑、版畫、攝影等方面跨學科的多樣性。我們的展覽都是組合的,各種藝術形態(tài)的作品都融合在一起展出,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讓人們了解我們的收藏是非常豐富的。因為我們國家曾經有過殖民主義的歷史,因此我們的展覽突出了國家的殖民歷史,以及反映出與殖民國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二:當代藝術
郭建超:新加坡美術館館長
通過美術館間的合作推廣亞洲當代藝術
現在我們需要在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下,建立我們亞洲自己的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是關于現在的、當下的藝術,不僅要反映全球的形勢、趨勢,同時要反映當地的特色,而且彼此要相互聯(lián)通和貫通,我們必須要讓前所未有的社會情況在當代藝術中得以反映。這其中,合作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都不應該是單獨應對問題,而是應該獲得彼此的支持,從東南亞各個國家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獲得支持。亞洲的美術館如果要合作,必須要比較靈活,不要太嚴格,有的時候是用“東盟加三”,還有其他的模式來進行合作。
過去在中國的藝術家都到日本和法國去學習,當時人們學習藝術分東洋和西洋,就是指日本和巴黎學派。學了之后帶回很多西方的想法和概念。現在我們要把西方的觀念和中方融合在一起,產生新的亞洲的藝術觀念。
安永幸一: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顧問
當代藝術舉足輕重
1999年3月,福岡亞洲美術館開放了,它是日本惟一一個關于亞洲現代、當代藝術美術館。但在1974年,我們福岡市也有另外一個美術館叫做福岡藝術館。福岡亞洲美術館現在的活動和收藏都是繼承原來福岡藝術館20年的收藏,而且我們對它進行了更加專門的收藏,即對現當代的藝術作品的收藏。
在1979年的時候,福岡舉辦了“亞洲藝術展”,關于印度、中國和日本的亞洲現代藝術的展品反映了這些國家的現代歷史。而亞洲當代藝術展就在1980年舉辦,是第一次向世界各地介紹亞洲藝術。當時有中國、印度、斯里蘭卡等50多個國家參加了這次展覽,是前所未有的。所有的與會代表都認為我們應該每隔兩三年舉辦這樣一次展覽。現在,福岡藝術館對于亞洲現代藝術的關注和努力已經得到人們的贊揚。在福岡亞洲美術館開放之后,我們把亞洲藝術展改成了福岡三年展,而展出的70%的作品都是我們自己購買的。
查維察·普羅瑪哈塔維德: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管理政策委員會主席
當代藝術有巨大的審美需求
曼谷文化藝術中心將于2007年底正式對外開放。這座8層高的當代藝術展覽館坐落在曼谷最大的商業(yè)區(qū)附近,是首批得到政府資助的當代藝術項目之一,也將成為泰國官方與私人展開合作的一個契機。
我們致力于展示視覺藝術作品以及其他形式的藝術品。這里的收藏既體現對泰國當代藝術的關注,同時也包括近幾十年的泰國藝術作品。展覽主題涉及當代文化藝術,包括攝影、設計、時尚、戲劇等。我們不僅要在本土的當代文化語境中展示泰國當代藝術的狀況,還要承擔將其傳達給觀眾的重任,從而滿足泰國首都1200萬人對當代藝術的審美需要,推動泰國的公眾藝術文化教育的發(fā)展。而這個目標的實現依賴于對公眾審美需要以及文化背景的尊重,也就是要展示受到公眾審美經驗和對文化背景關注的音樂、戲劇、電影、時尚、文學和設計的需要以及它們所體現的傳統(tǒng)理念、多元文化、當代藝術以及生活方式。
關鍵詞三:合作交流
烏·丁·昂·索:緬甸若開邦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通過合作來促進亞洲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
緬甸傳統(tǒng)繪畫最早可以追溯到蒲甘王朝(1044年至1287年)早期,而我們?yōu)榱四軌蚴褂^眾更好地了解到緬甸傳統(tǒng)藝術的發(fā)展,美術館專門設有長期陳列,展出蒲甘、英瓦、貢榜早期及晚期的壁畫復制品。這樣,觀眾可以從中領略到緬甸傳統(tǒng)繪畫作品的技法和風格,這也是我們美術館最具特色的地方。當進入21世紀之后,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文化條件下,我們的美術館,或者說藝術博物館應該有何作為、怎樣作為呢?這是我們現在最應該思考的問題。亞洲各國美術館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開展對國際范圍內亞洲美術和文化問題的研究、探討,以保持和促進亞洲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
昆·薩蒙:柬埔寨國家博物館館長
讓各國藏品能夠相互發(fā)揮作用
我們的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收藏高棉物質文化遺產最為豐富的博物館之一,主要致力于柬埔寨文化和藝術遺產的保護、收藏、宣傳、修復以及傳承,通過我們館內的藏品展覽,讓人們更加了解和認識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產。
我們希望能夠共同開發(fā)一些合作項目,因為美國的觀眾和歐洲的觀眾,他們希望能夠在一個博物館里看到各式各樣亞洲的藝術門類,而不是亞洲的博物館看到亞洲的某一個文化和藝術。這樣看來,我們不僅要做好本國文化的傳播,因為依靠國家美術館間的合作才能夠起到整體傳播亞洲文化的作用。
張國平:越南美術館館長
共同反映亞洲的歷史和藝術
越南國家美術館于1966年建立,是與美國合作建立的。在那個時間里,很多的政府機關都從城市搬往農村,越南政府建立了國家美術館。
其實在亞洲,我們有很多情況是相似的,無論是島國還是大陸國家,我們都是亞熱帶、熱帶地區(qū),我們都有很多亞洲的遺跡。在亞洲我們有文明的兩大起源,中國和印度。而且每個國家都會受到中國文化或者印度文化的影響,而且在東南亞佛教盛行,宗教都會對我們未來的行為產生影響。我們應該進行合作共同舉辦一些展覽,來反映我們這樣的歷史和藝術。
金潤洙: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館長
創(chuàng)造各國美術發(fā)展交流的機會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是1969年在漢城景福宮首度開館,重點展示的是韓國和亞洲、歐洲近代的美術成就。
目前,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正在做這些項目。例如邀請亞洲各館研修項目,這個項目是邀請東南亞地區(qū)的美術界人士到國立現代美術館訪問并且進行各種調研活動。目前參加的國家有印度、蒙古,此外還有臺灣地區(qū)等。這個項目可以使參加人員體驗韓國美術的生動性。另外一個是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創(chuàng)作工作室亞洲交換項目,由國內外知名畫家進駐可供他們進行創(chuàng)作的工作室。今年這個項目由中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等一些亞洲畫家前來參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