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說國恥
火花說國恥
火花說國恥
眾所周知,中國的全面抗戰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變”。實際上,中國人民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后就已廣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九一八”標志著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由于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而導致東北全境失守,故這一天被國人視為“國恥日”,火花也記錄下了這一恥辱。
1931年9月18日,日軍在沈陽制造了“柳條湖事件”,并以此為借口進攻沈陽北大營中國軍隊,進而占領東三省。“九一八事變”發生后,中國人民的抗日救國熱情空前高漲,民族資產階級也投入到了反日斗爭行列。當時,上海偉華公司出品的一種“日歷商標”火柴,其火花反映的就是“牢記‘九一八’,不忘國恥日”的主題。這枚火花的中心圖案是一本懸掛式撕紙日歷,最上面的一頁正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用中英文分別標明。日歷上方的“今日何日,同胞猛醒”8個字,如長鳴的警鐘,時刻提醒著人們不忘國恥國難,進而激發起人們的民族情、愛國心。火花上方邊框為持槍戰士沖鋒的剪影,隱喻中國的抗日國民正拿起武器,誓死捍衛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自由。四角花則呈火炬形狀,表示中華民族永遠燃燒著希望之火。
新中國成立后,為永遠記住“九一八”,在“九一八”的發生地──沈陽市西北柳條湖附近建起了一座高大的紀念性建筑。它猶如一本翻開的臺歷,雖殘破不堪,但上面的日期卻清晰可辨──1931年9月18日。在“殘歷”之中還設有“九一八”陳列館,陳列著日本侵略者在這里犯下的累累罪行。在湖南洞口火柴廠的“城市雕塑”火花、湖南常德火柴廠的“歷史不會忘記”火花、江蘇南京火柴廠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火花中,分別有1枚主圖為令人震撼的沈陽“九一八”殘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