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畫風雨雕
點石成畫風雨雕
點石成畫風雨雕
嘉峪關廣闊的戈壁灘上最多也最司空見慣的就是石頭,他們有美麗的色彩、奇特的造型,與擺在博古架上作為清供的奇石不同,他們小而破碎,被人們視為不堪用的“廢石”、“丑石”。但在女畫家盛愛萍那里,這些“廢石”、“丑石”同樣是“鬼斧神工天造就,風吹雨淋自然成”的奇石,是不可多得的寶貝。盛愛萍憑借著她藝術家的慧眼和女性特有的細膩,巧借造化之神工稍加剪裁,點石成畫,創造出了一片神奇瑰麗的石藝世界,這就是大漠風雨雕。
2005年4月28日,盛愛萍的大漠風情石藝館在嘉峪關開業。
走進石藝館,人們驚訝地發現,與通常意義上的奇石館不同,這座石藝館儼然就是一座絢麗奇幻的石畫博覽館。盛愛萍利用戈壁碎石天然的形狀、紋路、色彩,通過破碎、拼接、組合、粘貼,或為走獸,或為人物,或為山水,或為草木,無論什么都妙趣天成,百態千姿,呼之欲出。這些作品,是奇石,卻在奇石的“天工”之外,增添了畫龍點睛的“人工”,多了一種親切;是畫,卻比畫多了些質感,提供了可供想像自由馳騁的廣闊空間。
一幅巨制《天下雄關》,就像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粗礪剛勁的筆觸,既是天下第一雄關的錚錚鐵骨,又是雄關飽歷的風雨滄桑。巨幅《百美圖》,猶如春風薰沐百花爭艷的百花園,一百名人物一百種情態,美艷絕倫。《牡丹圖》,充分表現了富貴之花的雍容華貴,卻又不見絲毫俗媚之態,石制花瓣天然的質感與力度,為作品增添了一種特別的韻致……
2006年8月,正在嘉峪關出席亞洲鐵人三項錦標賽開幕式的亞鐵聯主席柳京善先生,親自率領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亞鐵聯執行委員參觀風雨雕石藝畫。在一幅名為《萬里長城》的巨型石藝畫面前,委員們駐足欣賞,久久不愿離開。柳京善先生甚至發出這樣的感嘆:“又是一個中國奇跡!”
如今,“大漠風雨雕”已經注冊并申請了國家專利。不久前,國家旅游局、中國輕工總會、國內貿易部、中國紡織總會聯合為大漠風情石藝館頒發了“國家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的牌子。雖然風雨雕石藝畫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它已隨絡繹不絕的國內外游客,走出了戈壁灘,走向了世界各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