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再現中國建筑熱
威尼斯再現中國建筑熱
威尼斯再現中國建筑熱
時間:2006-09-09 14:27:00 來源:新京報
市場
>威尼斯再現中國建筑熱
|
| 中國館的重點項目“瓦園”局部,搭建“瓦園”頗費人力物力。 |
|
威尼斯建筑雙年展10日開幕多個中國相關項目成熱點
威尼斯電影節即將落幕,水城的另一盛事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即將于9月10日正式開幕,世界各地的建筑設計師、城市規劃師和研究者把上千設計作品、研究方案和藝術品帶來展覽。和上屆建筑雙年展一樣,中國仍然是國際建筑設計界關注的焦點,至少有六個和中國有關的項目將得到展示。
開幕之前的專業預展實際上是最熱鬧的三天,大量參展建筑師、研究者和記者活躍在威尼斯街頭巷尾,忙于參與各種展覽開幕式、研討會和聚會,如諾曼·福斯特、瑞姆·庫哈斯、扎哈·哈迪德等建筑設計界的著名人物都現身展覽的對話活動。9月10日正式開幕以后,有三個月游人可以買票參觀。
“瓦園”的“詩意、和諧”受贊賞
由于這是中國國家館第一次參加威尼斯建筑雙年展,所以雙年展方面特別在宣傳冊、標牌的醒目位置給以提示,在昨天舉行的中國館開幕儀式上,中國館策展人還透露,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的主席、評委會主任等已經對中國館展示的“瓦園”表示贊賞,認為非常富有詩意,和威尼斯城市本身也很和諧。
因為建筑師王澍創意的“瓦園”是把來自浙江的6萬舊瓦與竹竿運到威尼斯,修建了一個大約800平方米的斜坡,上面架設一條延伸到半中間的懸空竹橋,讓游人可以踏足瓦面之上,四望園林景色,建筑師王澍表示這一“半建筑”意在探討傳統的民間智慧如何參與現代化的建造體系。
不過他也透露,名字柔美的“瓦園”對十多位浙江工匠來說是個巨大的工程,他們在10天時間內幾乎每天要勞作13個小時,加上當地天氣頗熱,到最后瓦園搭成以后,所有工人都已經沒有力氣搭建另外一個展棚了,只好雇意大利人來幫忙。
中國話題依舊熱門
和上屆建筑雙年展一樣,中國話題依舊熱門。除了中國館,至少還有六個中國城市的影子出現在各種展覽中:上海作為主題展研究的16個城市之一出現,另外還有上海藝術家米丘參與的同里新城規劃項目展出,青年建筑組合MAD則在當地博物館中展示自己對2050年的北京的大膽設想,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也自行設立場館在水城展出。
此外,外國建筑師同樣關心中國。丹麥館展示的項目就是丹麥建筑中心和國內的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四所大學就北京、上海、重慶、西安的城市改造進行的研究,而東歐的匈牙利國家館則把目光對準了近年來在布達佩斯活躍的華人社區。
■亮點作品
同里古鎮搬進威尼斯
本報綜合報道小橋、流水、人家,江南古鎮同里“出現”在此次威尼斯雙年展中,設計者為上海建筑師米丘。
米丘曾參與中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和44個國家級風景區的規劃和重建,2005年米丘工作室以上海陶家宅景觀及室內設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米丘參展作品共由八大部分構成,包括“碑、”古鎮印象“、”百寶箱“、”耕樂堂“、”生命之輪“等。作品物質形態包括了建筑模型、裝置、雕塑、平面圖像、文字表述等元素。
米丘表示自己曾于去年做了關于同里的新鎮規劃和建設的方案,自己的作品就是以水作為貫穿整體概念的軸線,強調由歷史、文化和自然帶出的“能”的概念。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