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吟唱——評劉建民山水畫藝術
心靈的吟唱——評劉建民山水畫藝術
心靈的吟唱——評劉建民山水畫藝術
工筆方法與意筆方法在一幅畫里的并用,本是中國山水畫特別是宋元山水畫的一個重要傳統。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清代的蕭云從、惲南田、吳歷、華新羅乃至近代的張大千、吳湖帆、賀天健都善此道。當代著名畫家劉建民繼承了傳統的精華,所畫山水既有大面積的渲染,局部的潑灑和沒骨的點皴,也有細筆勾勒而以精致的點、線和皴擦為骨,追求一種傳統風骨與現代審美相融相合的新面貌。更為可貴的是畫家善于吸收西畫之法,強調藝術的構成形式,講求色彩的冷暖運用,重視黑、白、灰的種種層次,水墨互動、墨色相撞,形成有主有次、有對比有統一的調子,構成一種寧靜和諧、雅麗清逸的情境。
劉建民是一位富于創造精神的藝術家。當他以太行山脈、江南山水、陜北黃土地和古鎮民局之景為畫材時,走的是主客一體之路,即寫自然山川萬物,染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他不似任何特定地方的景物,而是在“胸貯五丘”的基礎上,打破真實空間,重建空間新秩序。但這類創作中的景物又分明來自祖國的南北大地,源于他的目識、心記與寫生,具有強烈的性格特征,其實是以主觀化的藝術形式表現了經過提煉加工了的客觀。他是大自然的學生,但他不做自然的奴隸,他不描摹自然,而是以心靈化合自然,從自然中取其美質,取其意象,重組畫面的景象之美。
假自然之象以寄情,求真美意趣于一體,劉建民正走在探索的路上。他的創作實踐透露出他對東西方藝術精神的理解與體悟,他的創作經驗讓我們考慮到諸如如何處理主觀與客觀、生活與藝術、西方與東方、傳統與現代、對景物寫生與因心造境等問題,并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成功的范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