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發現:廣西桂平發現大塘城遺址
文物發現:廣西桂平發現大塘城遺址
文物發現:廣西桂平發現大塘城遺址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啟動對廣西桂平市尋旺鄉的大塘城遺址和石咀鎮的長沖根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后,截至6日上午,考古專家已發現上萬件新石器時代、漢代及明清時期的遺跡和文物。
在長沖根遺址發掘現場,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發現了一座距今約6000年-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共發掘出上萬件陶器和石制品。其中陶器類為釜或罐,石制品既有磨制的石斧、石錛,也有打制的砍砸器、刮削器等。
長沖根遺址發掘工地領隊何安益說,在這個遺址范圍內,考古專家還發現了一些石器加工、窯穴、用火、柱洞等人類活動的遺跡。目前,4個發掘區中的一區發掘工作已接近結束,二、三、四區的發掘工作仍在緊張地進行當中。
“根據所掌握的材料,目前發掘出的文物在廣西、在潯江流域還是第一次發現,是一個新的文化類型。那些石器距今有6000年-7000年,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何安益說。
記者在大塘城遺址發掘現場了解到,考古專家在此處也發現了柱洞292個、灰坑23個,坑5個,漢墓7座,明墓一座。據初步推算,這些漢墓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
大塘城遺址發掘現場負責人謝維廣說,截至6日,大塘城遺址的墓葬群已有7座發掘完畢,其中最大的一座漢墓還在發掘當中,目前這座漢墓發掘的面積已達到1500平方米。
謝維廣說,從目前發掘的情況看,保留下來的隨葬品很多。目前已出土100多件隨葬器物,其中以甕、罐、壺等使用陶器為主,還有青銅器、滑石器等,年代從西漢晚期延續至東漢早期。
同時,在本次發掘過程中,考古專家在大塘城遺址還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器,但這些石器大多以打制石器為主,磨制石器較少。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