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藝術家上海雙年展上玩轉“奇思妙想”
全球藝術家上海雙年展上玩轉“奇思妙想”
全球藝術家上海雙年展上玩轉“奇思妙想”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國際影響力最廣泛的當代藝術大展,二○○六上海雙年展今天上午在上海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來自世界各地二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九十四組藝術家的一百一十八件作品齊齊亮相,其前衛的構思、大膽的創意不時沖擊著滬上觀眾的眼球。
“超設計”的奇思妙想
據介紹,本屆雙年展以“超設計”為主題,參展作品表現形式多樣,包括照片、各類繪畫作品、電影、各種抽象裝置設計等,令這個亞洲重量級藝展在數量和質量上均創下近年來之最。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集中了大量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的各國現代藝術家的最新作品,有的極具創造力,有的充滿幽默感,每幅作品都傳遞了藝術家們對于現實的看法和觀念,對于藝術的創新與追求。一些前衛作品頗令此間觀眾大呼“看不懂”,像瑞士藝術家吉爾達·斯坦納和連茲林格的作品《人造子宮》:樹枝被安裝在人造噴泉上,穿上花瓣的鉛絲被掛在樹枝上……作品將尿素結晶生長、不斷繁殖的奇特效應“模擬展示”,與子宮相類比,以此反思人類與自然、造物主的關系。
中國文化披上時尚外衣
與往屆雙年展不同的是,本次上海雙年展上,一批中國傳統作品身披時尚外衣首次登場,不禁令人眼前一亮。此間組織方有關人士介紹說,此舉旨在“由傳統關照當代”,讓沉寂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更多地與當代藝術相結合,碰撞出新的藝術靈感。
記者一入上海美術館正廳,最顯眼的就是這么一件充滿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當代藝術作品——蘇式廳堂模型。其中既有小巧靈動的《蘇式鴛鴦廳》,又有氣勢不凡的《蘇州靈巖寺大殿》和《清北方宮式殿堂》,更有傳遞中國古建筑構成步驟的《蘇式廳堂翻修腳手架》。而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旁邊還有一處格外吸引人的“云梯”。根據中國傳統仙境意蘊制作《China Road(云梯)》,將數百塊青花瓷磚貼在美術館一至四樓的樓梯側面,拾級而上,如行走在云端。
亞洲三大展首次聯手
二○○六上海雙年展于今日起正式對外開放,而新加坡雙年展和韓國的光州雙年展也分別于本月二日和八日開幕,亞洲三大雙年展史無前例地進行聯手合作,意在共同建筑一個代表亞洲當代藝術視野的共享平臺。此間有關專家表示,這將是亞洲的雙年展機制首度展現跨域性合作的首例,不僅將在媒體資源、展覽資料及參觀者資源上,達成資源共享的合作,同時也等于串聯了三個主要的雙年展彼此間的力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