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申凡的裝置作品《山水———紀念黃賓虹》整體展現需要7小時。 |
|
上海開演“當代藝術總動員”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9-5 10:10:34 ·來源:新京報 “上海雙年展”開幕提升藝術溫度,其他場館畫廊藝術家趁勢出手
|
| 臺灣藝術家涂維政的作品是這些偽造的奇形怪狀的“古代文物”。 |
|
本報上海專電上海的天氣仍然很熱,但是更熱的是上海的“藝術溫度”。今日,上海美術館主辦的2006年上海雙年展開幕,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美術館長、策展人在這個大都市中演出了一場“藝術總動員”。 除了上海雙年展,滬上其他著名藝術機構都借機推出了多個大型展覽和活動:上海當代藝術館的首屆文獻展覽、證大現代美術館的當代藝術獎(CCAA)獲獎作品展、兩岸四地藝術家參與的張江公共藝術創作計劃啟動儀式等等都有相當的規模,莫干上路、蘇州河邊的眾多畫廊也推出新的展覽作為呼應。 美國現代藝術館、古根海姆美術館、德國寶馬美術館等國內外藝術機構的要員已經來到上海過目展品。 上海雙年展,明星吸引人 在上海美術館中,首先引起關注的是那些明星藝術家的作品,諸如幾米、奈良美智、馬修·巴尼和他的妻子比約克到底來不來的消息事前就在記者圈中傳來傳去,但記者只看到奈良美智的身影,他標志性的大頭小孩、潔白馴良的狗以及身著綿羊裝的兒童在年輕人中很受歡迎。 但展覽上最給人沖擊力的不是國際明星,而是中國藝術家們體量巨大的作品。 步入大廳就能看到藝術家申凡的巨幅霓虹裝置作品《山水———紀念黃賓虹》,古琴之聲從地板下幽幽傳來,伴隨著撥弦聲,模擬山脊水痕的無數霓虹燈管就會亮起一根,一明一暗,形成溝壑。全部霓虹燈管完全亮起,整整需要七個小時,這也正是雙年展開展后每天對公眾開放時間的長度。 來自臺灣的涂維政則偽造了一些奇形怪狀的“古代文物”,之后進行了一系列挖掘、宣傳、展覽,對學術、媒介體系制造的所謂“真實” 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反思。此外,館方還把一個巨大的斗拱安置在上海美術館這一西式樓宇的外墻邊,以此展現當代藝術和生活各個方面的雜交狀態。 展覽的總協調人張晴和其他六位策展人一樣,展覽前的幾天常常加班到半夜兩三點。參與組織過最近四屆雙年展的張晴“最深的感受是和藝術家、工作人員不吵架了,因為四屆做下來積累了很多專業經驗,很多事做的時候基本就把結果都想到了,也就不會太激動”。上海雙年展是內地最早開辦的雙年展,張晴經歷了它從一個地域色彩強烈的展覽到引起國際廣泛關注的過程。 民間外圍展,自有我主張 今年上海雙年展期間,民間美術機構相當活躍。其中最吸引人的或許當屬與上海美術館相距不過百米的上海當代藝術館,葉永青、烏里·???、金善姬、陸蓉之在這里聯合策劃了首屆文獻展覽,聲稱要重新發現“中國式審美”。 陸蓉之介紹,他們以后將兩年一次持續舉辦文獻展,持續關注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和走向。雖然首屆展覽主題是“入境:中國美學”,展覽還是包括了外國藝術家的創作。對于何謂“中國審美”四位策展人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比如??司筒辉敢饷鞔_定義這個概念。 陸蓉之也承認,今年的“中國審美”是一種古今中外審美觀念雜交之后蛻變出的“雜異新美學”,所以,他們的展覽的面貌相當繁復,把色調清淡的水墨畫和巨大的人體雕塑、有傳統風味的卡通畫一起展出,試圖呈現出中國審美的不同方向。 此外,由雙年展帶起的藝術溫度自然也在全國的藝術圈中激起了種種熱門話題。其中有人認為眾多展覽本身暴露出了中國當地藝術生態上的缺陷,也有人對于上海和北京在藝術環境上的優劣各執一詞。 相關話題 上海和北京差距何在? 上海雙年展期間,當地藝術氣息的濃度毫不亞于畫廊博覽會、中國國際美術雙年展期間的北京。上海當代藝術館創意總監陸蓉之說,在上海即使頂級畫廊的展覽開幕時去的人也“少得可憐”,而在北京經??吹轿跷跞寥恋膱雒妫屗袊@“上海和北京的差距不是一天兩天,上海再過10年也趕不上北京”。她認為北京的創作活躍程度、畫廊和市場發育都要比上海強很多,海內外藝術家也更愿意到北京而不是上海發展。 但她的同事、上海當代美術館館長看法和她不同,“我認為上海的展覽開幕時人少,也許不是請不到人,而是畫廊有自己特定的邀請對象,這方面上海畫廊的運營有自己的特色”,他認為上海的藝術機構在操作方面更有規劃和商業成熟度。他也指出,需要從長遠的視野看待京、滬的差別,也許10年20年也不能分出高下。但是對成名藝術家來說,地域的限制已經不太重要,比如廣東藝術家鄭國谷,近期在北京、上海的多個展覽中都有他的作品出現。 焦點作品解讀 1大女人雕塑 男女審美檢測器
 |
上海當代藝術館舉辦的首屆文獻展集合了近60位海內外藝術家。其中向京的雕塑《大軟體》相當扎眼———這個高3米多,長6米的碩大女性軀體,沉默地坐在人民公園中的玻璃建筑中,非常有震撼力。向京介紹說,這是她目前創作的最大的女人體雕塑,在玻璃鋼上著色而成。她說男性觀眾和女性觀眾對自己這一系列作品的觀感有很大差異,男人看到這個雕塑多數覺得很丑,而很多女性觀眾覺得“女性就是這樣的”,沉默但是有一種內在的力量。 2三萬小商品 經濟關系濃縮版
|
| 2劉建華的《義烏調查方案》由3萬件色彩鮮艷的小商品組成。 |
|
上海藝術家劉建華的作品一直與日常生活品息息相關。他在上海美術館的作品《義烏調查方案》是從著名的小商品制造和批發城市義烏購買來大量色彩鮮艷的小商品。這些塑料日常生活用品從一個巨大的集裝箱“破墻而出”,源源不斷地傾瀉出來一樣。這件作品動用200多個類型、近3萬件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制品。劉建華表示,義烏制造和聚集的小商品已輻射到世界212個國家和地區,每天有6000至8000個外商在義烏采購商品,每天從義烏外運的集裝箱達1000多個,濃縮了中國與世界之間無法預測的復雜的經濟關系。 3藥片塑佛像 精神肉體不可分
|
| 3展望的作品《佛藥堂》里每座佛都是藥物膠囊做成的。 |
|
北京藝術家展望參加上海雙年展的作品《佛藥堂》是個裝置。在一個巨大的白色膠囊(恰好印度的佛塔也是這一形狀)內有各種顏色的佛像,仔細看這些佛像都是由各種顏色的藥片組成。策展人黃篤認為,展望把佛與藥整合在一起,把藥房與佛堂融在一起,主要針對現代人在認識事物過程中形成把精神和肉體分別對待的習慣,比如大家認為宗教醫治心靈問題,醫院解決肉體生病問題,“其實,精神與物質是不能分離的,這個世界本不是非此即彼的。”展望說,《佛藥堂》既為佛堂,又為藥堂。醫心醫身,見心見性。 4烏托邦工廠 夢幻舞臺蘊溫情
曹斐是??俗罱鼰崤醯乃囆g家之一,她獲得后者設立的中國當代藝術獎的青年藝術家獎。目前在上海證大美術館中展出的她的作品《烏托邦工廠》是今年受西門子公司邀請創作的藝術項目:她到廣東佛山歐司朗工廠進行調查,收集了大量的工人生活資料和他們生產出的產品,同時,她也請工人們說出自己的夢想,或者請他們在工廠環境中進行角色扮演,然后把所有這些實物、紀錄和夢想一起搬到美術館,通過燈光裝置、現場表演和一段視頻展出。工廠這個過分機械的環境因此有了一種舞臺劇般的氣息,而且充滿日常生活的溫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