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佛教建筑群引起世人矚目
山西佛教建筑群引起世人矚目
山西佛教建筑群引起世人矚目
在山西應縣木塔950周年華誕臨近之際,被稱為“中國古建筑博物館”的山西佛教建筑群再次引起了世人的矚目。
據新華社太原9月4日電,研究中國古建筑的著作中,古建筑大體被分為十類:宮廷類,防御類,紀念類,陵寢類,園囿類,祭祀類,橋梁水利類,民居類,娛樂類和宗教類。古建筑研究專家王寶庫在其著述中指出,山西擁有除宮廷類之外的其它九類遺存,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構造之精、造型之美,國內省份無出其右。在山西古建中,宗教類居絕對多數﹔在宗教類中,佛教建筑又居絕大多數。
查閱“山西佛教建筑目錄”,令人驚訝地發現:在山西,有北魏開鑿的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寺、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石雕藝術寶庫大同云岡石窟,有始建于北魏的中國佛教凈土宗根本道場交城玄中寺,有始建于北魏的的懸空建筑渾源北岳恒山懸空寺,有建于唐代的、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五臺山南山寺及佛光寺,當然,還有聞名于世的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山西佛教建筑目錄”表明,山西的佛教建筑不僅有諸多國內代表性建筑,而且反映了中國佛教各宗派的發展演變,反映了中國各歷史時期佛教文化的發展演變以及與中國文化的融合狀況,而且以不同的建筑形式表達了不同的佛教文化含義。而五臺山的佛教建筑正是這些佛教文化歷史含義的集中代表。
王寶庫在其著述中說:“五臺山與佛教之間的彼此選擇和互為載體與靈魂,使其有幸經歷了‘佛教的中國化’的全過程,并演繹著‘中國化的佛教’。”五臺山的佛寺自唐代起,經金、元、明、清及民國,都有建成;不僅有漢傳佛教古剎,也有藏傳佛教名寺。在五臺山寺院的記載中,有名僧傳教之典,有帝王向佛之行,也有百姓禮佛之事。
山西人常常對外地游人說:“山西歸來不看廟”。言語中頗有自得之意,但恢弘的山西佛教建筑群,確實可令游人嘆為觀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