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下半年藝術品市場何去何從
2006年下半年藝術品市場何去何從
2006年下半年藝術品市場何去何從
時間:2006-09-04 15:41:00 來源:《藝術市場》2006年09期
市場
>2006年下半年藝術品市場何去何從
|
| (孟祿丁 張群 《在新時代——亞當、夏娃的啟示》) |
|
 |
隨著2006年春拍高潮漸漸退卻,人們開始回味剛剛過去的春季拍賣市場以及近年來藝術品市場的得與失,不少人發現,繼中國書畫行情出現回落之后,中國油畫也進入了盤整期。為此,人們對2006年下半年即將到來的秋拍開始估量起來,一些人說,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藝術品市場目前的情勢只是調整,而不是衰弱,再繼續向前發展是沒有問題的;而另一些人則顯得悲觀些,認為目前市場問題太多,下半年市場要火爆很難,除了目前在市場上活躍的藝術家將繼續活躍之外,新推出的藝術家要想有一個好的行情恐怕很難。面對眾說紛紜,下半年的藝術品市場走向將會如何發展呢?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上半年的市場發展情況。
市場總體進入調控期
據雅昌藝術網統計,國畫400成份指數顯示,2005年春拍結束時,國畫指數達到了最高點3949點;而截止到8月10日指數下降為1958點,下降一半左右。油畫100成指數顯示,2006年初,油畫指數達到了最高點6756點;而截止到8月10日指數則下降為3935點,也降低了將近一半。因此總體來講占據市場主要份額的中國書畫和油畫的成交指數顯示正在走下坡路,成交量和成交率也在急劇萎縮著。從各公司的具體情況看也是如此,中國嘉德2006春拍12個專場,其總成交5.35億元比去年6億元略低;北京保利8個專場的拍賣共收獲了4.1億元成交額,其中只有中國油畫成為亮點,成交額達1.45億元,成交率87.41%;朵云軒4個專場,總成交價雖突破1億元,但成交率至今不肯向外界透露;西泠印社今年成交額2.6億元,總成交率為83%。各大拍賣行都沒有一場達到90%的成交率,更多拍賣公司發布在雅昌網的數據卻根本看不到成交率的記載,而一些小的拍賣會甚至出現了稀稀拉拉、冷冷清清的場景,許多拍品爭上一兩口就落槌了,更有不少拍品流標。與去年眾多大拍場近100%成交率的火熱景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拍品種類來看,去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領頭羊——中國近現代書畫拍賣今年卻顯得步履維艱。在今年的春拍中,初步估計成交率僅為60%左右,價格跌幅也達到20%-30%之間,表現出大幅回調的趨勢。中國嘉德2005年秋拍近現代書畫專場的總成交額2.6億元,2006年春拍總成交額僅有1.1億元,成交率下跌20%,單件拍品價格平均下跌40%。在今年6月初舉行的北京保利春拍中,三場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的拍賣總額才接近中國油畫一場的總額。當代書畫方面,諸如劉大為、史國良、田黎明、卓鶴君、龍瑞等人的作品都有一定幅度的回落。2006年春拍前后期,曾經在去年秋拍中豪氣沖云天的油畫拍賣不僅成交量、成交率出現下滑,而且有一大批曾經成為市場“香餑餑”的名家作品出現流拍,如靳尚誼、陳逸飛、楊飛云、夏俊娜、劉小東、段正渠、孫為民、詹建俊、羅中立等等。市場總體走弱,已經成為市場各界人士的共識。
精品依然持續走強
與市場總體不為大家看好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名家精品依然一路走強,創紀錄價格也屢屢出現。7月末,受到來源爭議的現代國畫大師傅抱石的最大幅畫作《雨花臺頌》出現北京嘉信首次拍賣會上,底價為1500萬元,最終以4200萬元的叫價標得,加上傭金,以4620萬元的成交價創下中國畫單幅最高賣價的紀錄。競買者在拍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個價格在自己預期以內,只要在6000萬元以下都有購買欲望。在北京翰海拍賣中,徐悲鴻的傳世經典油畫《愚公移山》經過10多個回合的爭搶,最終也以3300萬元成交,創下徐悲鴻作品成交的最高紀。此外,常玉的《花中君子》在香港蘇富比以2980萬元人民幣成交,朱德群的《紅雨村白云舍》在香港佳士得以2743萬元人民幣成交。古代書畫精品也為人看好,八大山人的《山水》立軸在北京華辰以1540萬元成交,不但打破了八大山人作品的成交紀錄,而且也成為今年以來中國書畫的拍賣最高成交價。中國嘉德春拍中,趙左《溪山無盡圖》以1100萬元的成交價創造了其作品拍賣最高紀錄。在中貿圣佳的春拍上,陸遠的《歲朝喜慶圖》立軸,以1650萬元成交。惲壽平《載鶴圖》手卷以1111萬元成交。其他拍品方面,清晚期紅木雕花鑲嵌緙絲絹繪屏風在澳門舉行的崇源國際春拍上,以8533萬元成交,創造了中國家具拍賣的世界新紀錄;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以8323.12萬元成交,創造了明代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在中國嘉德春拍上以5280萬元成交,創造了乾隆時期的瓷器拍賣紀錄;清乾隆御制金桃鞘“天字十字號”寶勝腰刀,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上以4880.24萬元成交,創造了刀具拍賣的世界紀錄;上海嘉泰春拍的古籍善本專場上,元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以308萬元成交,創造了古籍善本拍賣的最好成績。張作霖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壹圓金幣,以319萬元的高價在中國嘉德成交,刷新了中國金幣拍賣的世界紀錄,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今年春拍中值得大書特書的亮點。
中國當代藝術品橫空出世
一向在國內藝術品市場中處于邊緣狀態下的中國當代藝術也在今年春拍中奇跡般地出現了井噴行情。3月31日舉辦的紐約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專場,總成交額達到了1323萬美元,其中張曉剛單幅油畫作品《同志》最終以97.92萬美元成交,大踏步地走入了百萬價級藝術家的行列;以此為契機,內地市場開始大規模地上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過去市場多在海外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蔡國強、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等也在今春拍賣會上廣泛地涌現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中,并屢屢創出高價。中國嘉德恰如其時地推出了孟祿丁、張群的《在新時代——亞當·夏娃的啟示》,最后以627萬元成交。北京保利的油畫專場則將250余件拍品分出了當代先鋒板塊,集中推出張曉剛、王廣義、楊少斌、曾梵志等人的作品。北京誠軒也在其油畫雕塑專場中推出“當代藝術:從10到20”專題,選擇了周春芽、張曉剛、毛旭輝、葉永青、夏小萬、李山、魏光慶、劉煒、岳敏君、楊少斌10位藝術家的作品,專場皆以90%以上的成交率順利成交,他們中不少人還被刷新個人成交的最高紀錄,在紐約、中國香港,岳敏君《迷惑的春天》511萬元,《獅子》467萬元,徐冰的《鳥》337萬元,張洹《和平鐘》337萬元,張曉剛《血緣:同志NO.120》809萬元,方力鈞《No.8》345萬元,《中國地圖》188萬元……在內地,周春芽《山石圖 》440萬元、《生活像花兒一樣美麗》253萬元,曾梵志《面具》275萬元,王廣義《大批判——耐克》330萬元,張曉剛《戴紅領巾的女孩》385萬元,石沖《物語-水空氣和身體》236.5萬元……從價格上來說,內地藝術品市場絲毫不讓海外。中國當代藝術在海內外先后創下新高,備受矚目,氣勢也大有壓倒寫實等門類之勢,雖然后者價格同樣在攀升。其中周春芽、曾梵志、楊少斌等人成功地邁入了 “百萬價”畫家行列。到今年春拍后期,當代藝術拍品甚至成為部分拍賣公司唯一吸引人氣的亮點。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上半年市場在整體下滑的同時,依然不乏亮點和熱點。面對這樣的現實,市場各方是如何看待的呢?他們心目中的下半年市場又將呈現怎樣的趨勢?
市場步入盤整格局
中誠信拍賣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進入了冷靜的階段性盤整的新格局,藝術家作品價格的兩極分化現象出現,下半年,過去受到廣泛追捧的藝術家的精品行情依然會走強,而一般藝術家的人氣和價格將難以有好的表現,原因主要在于拍賣市場經過過去兩年的暴漲后,許多作品的價格已經觸及到了買家的心理承受程度,同時隨著買家收藏經驗的豐富和眼光的提高,需要一個思考和消化的過程,對藏品棄粗取精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中國當代藝術經過上半年的全面開花后,也會像寫實畫派油畫一樣進入一種盤整的階段。但從長遠來看,市場前景依然看好。
尚藝術中心負責人認為,上半年市場總體表現還是向好的,一些作品出現流拍和成交率下降是正常的,也很及時,這樣可以敦促市場各方不要亂來,多做一些對市場有益的事情。下半年,不論是寫實畫派還是當代藝術板塊,好的精品和名家代表作依然會不缺人氣,但不能漫天要價。出現這種調整局面,也有利于一些目前持觀望態度的人進入到市場中來,因為價格走低了。
主管觀音堂畫廊一條街的北京世紀千緣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同時也是世紀藝苑畫廊總經理李劍光表示,市場已進入調整期,下半年中國當代藝術還會繼續走強到明年春天,之后才會下滑;寫實畫派油畫市場總體趨勢走弱,但好的作品能維持價格現狀。之所以出現油畫在上漲不過半年多就開始調整,而中國書畫上漲了一年多才開始調整這種差異,主要因為中國書畫的基本普及面相比油畫而言更廣泛、參與的人群也更多。目前,他正在根據自己的市場判斷調整著自己的經營和收藏思路。
收藏家邢繼柱表示,市場總體發展還是呈上升趨勢的,之所以會覺得市場出現萎縮主要還在于新上馬的拍賣公司太多了,有點“大躍進”的味道,在藝術精品和藝術名家有限的條件下,成交量和成交率都被攤薄了,利益難以均分。不過,這樣也有利于自然淘汰那些不規范的拍賣公司,也有助于將那些在市場上做價格的畫家清除出去,因為持續的做價格最終還是會暴露的。他認為,現在有些畫家的心態不太好,對藝術的追求往往放在了對物質的追求之后,換車、換房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精神層面上不去,畫作便難以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還有藏家對下半年的走勢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目前拍賣市場的作品價格定得過高,同時炒作之風盛行,不但炒作當代的藝術家作品,甚至還在炒作近現代、古代書畫作品,因此,市場進入調整期是必然也是必要的。
從記者采訪來自市場各領域的人士來看,市場進入盤整期是大家普遍的看法,對此大部分人表示出了樂觀的態度,認為長遠看這種調整有助于市場長期、健康的發展,短期則有利于市場大浪淘沙,之所以出現調整,緣于局部的經營和操作方面出現問題。
市場在調整中還將繼續看好
客觀而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必然助推中國藝術品的持續向好,目前的調整狀態與其說是縮量整理,還不如說是虛火的降溫、泡沫的消退。藝術品市場自2003年啟動以來,低廉的中國藝術品與國外藝術品的巨大價差引發了世人無限的想象空間,于是吸引了不少短線資本進入,也促成了如雨后春筍般的拍賣公司和畫廊等中介出現,一種冒進的心態充斥彌漫整個市場。過快速度進來的藝術品機構和資本都期盼著一種高額的回報,而藝術家面對一個個新價格紀錄的誕生在想方設法謀求獲取更高的畫價,于是畫廊機構加速了代理、運作藝術家的步伐;拍賣公司加快了拍賣的頻率、激增了拍品的數量;藝術家則以稀釋了作品的創作內涵為代價、加快了創作速度;而展覽館、博物館等展出機構則加密了安排展覽的密度。在市場各方急功近利思想的主導下,一股浩浩蕩蕩的藝術品市場大冒進行動也由此開始了,個人作品價格還沒過夜便被打破,一個又一個新流派、新概念粉墨登場;拍賣公司的成交量一再地被刷新;一些炒家甚至不顧藝術家在美術史上的地位,蠻橫地認為金錢的力量可以改變藝術史,改變藝術的學術評價,因而狂炒一些藝術家的作品,使得這些藝術家作品的市場行情排名與藝術史排名極不相稱,一個又一個新的藝術大師從天而降。
然而,由于受贗品問題、炒作等諸多市場不規范因素影響,新藏家、新資金趕不上市場拔苗助長的腳步時,而老藏家更加冷靜理性時,市場經過短暫的暴漲進入盤整期也就再自然不過了。
市場將呈六大趨勢發展
許多人都有這種看法,認為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經過幾年的鋪墊和培育,中國藝術品市場不缺資金和人氣,缺的是市場規范和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放眼國際市場,從現有公布的各種數據和分析報告來看,經過2006年春、夏兩個銷售季之后,全球藝術品市場的整體價格線已經遠遠突破了2005年同期的最高紀錄,尤其在純藝術品的市場領域更取得了48.2%的增長率,被專家公認為是一種“奇跡”。而目前藝術品市場的整體規模也較之十年前的1996年有了近4倍的擴展。有著國際市場高速增長,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的中國藝術品總體呈繼續活躍的交易局面是沒有太大問題的,還將呈以下趨勢向前發展。
一是交易渠道會更多更廣。除了藝術品拍賣外,其他平臺的交易也將會越來越多,人們選擇余地將更廣。位于朝陽區王四營地區的觀音堂畫廊一條街也在前不久正式開業,近60家中外知名畫廊云集于此。與此同時,各地的藝術城、古玩市場和畫廊都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和增多,所有這些都將為廣大收藏愛好者提供更廣泛的交易平臺,從而推動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是精品還將再創佳績。從近兩年各地藝術品拍賣看,真正打動人心的精品正越來越少。有的拍賣公司盡管圖錄印了幾大本,但精品卻很少。許多拍賣公司反映,眼下征集精品越來越困難。主要原因在于過去買進精品的藏家一般不肯輕易拋出。另外,藝術精品本身在生產上就很少,以畫家作品為例,一個畫家一生能創作許多作品,但是能稱得上精品或是代表作的畢竟是少數。由于藝術精品不可再生,在市場上賣一件少一件,供需矛盾會日益突出。精品稀缺,因此藝術品迭創佳績將會貫穿今年下半年的藝術市場。預計一些藏家會經不住金錢的誘惑,也會拋出手中的精品,最終整個市場上的精品會流入大藏家、大機構手中。
三是買家日漸成熟。從各地藝術品交易市場看,買家的成熟集中體現在眼光較之以往更加敏銳,精品意識大大加強,對真贗的識別也有明顯的提高。現在有的藝術品拍賣會拍品流標很多,成交率低,一方面說明拍賣會的東西不好或是贗品太多;另一方面反映買家逐漸成熟,競投十分謹慎,尤其對吃不準的拍品寧可放棄,以規避風險。相反,對那些公認的經典作品往往會不惜巨資收購。未來這類買家會越來越多。隨著藏家的日漸成熟,個性化的收藏局面將會更多涌現,人們憑喜好購買自己鐘愛的藝術品將會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
四是當代書畫、油畫作品價格面臨激烈重新洗牌。隨著藝術市場的火爆,中國當代名家作品也受到買家的青睞和追捧,許多當代名家的力作價格扶搖直上,佳績頻出。為此,中國嘉德、華辰、榮寶、中貿圣佳、北京保利、翰海等拍賣公司紛紛開辟當代名家書畫專場拍賣會,不少拍賣公司還對一些油畫名家的作品大量拋售。新人輩出,不少中青年畫家被炒得十分離譜,有的名家作品已直逼古代和近現代大家作品的價格,有的甚至超過了一些大家作品價格。一些油畫家的應酬、禮品和急就章作品也隨之出現,所有這些都帶有明顯炒作、虛熱的跡象。因此,不難看出,當代一些畫家的作品價格有泡沫,有的甚至風險很大。下半年,當代名家作品價格的重新洗牌在所難免。
五是瓷雜市場將越來越注重精品。瓷雜市場經過十數年的大浪淘沙,精品越來越少,反之價位也越升越高。瓷雜市場有著大批的傳統玩家支持,在未來的藝術品市場中將不會有太大的沉浮,高端的拍賣公司將會強化瓷雜市場,爭取與國際接軌,相反也同樣會出現一些專門拍中低檔瓷雜拍品的公司,同時也會有更多的拍賣公司放棄瓷雜拍賣專場。瓷雜市場兩極分化的出現將更多的瓷雜藝術品拍賣轉到一級市場交易。瓷雜交易的市場會進一步放開,海內外的瓷雜交易會更加便利,差價交易會減少,高古瓷的市場將有所上升。瓷雜市場總體趨勢向好。
六是雕塑、攝影將會成為下一個市場增長點。在國外藝術市場里,由于雕塑工序復雜、創作時間長等因素,好的作品往往要比油畫價格要高。隨著人們購買藝術品用于家居裝飾的增多,雕塑市場的逐漸抬頭將成必然,通觀今春拍賣,不少拍賣公司都推出了雕塑作品拍賣,盡管最終成交價格不高,大多在10萬元左右,但90%以上的成交率,說明了人們對雕塑越來越關注。藝術攝影是由于通俗易懂、普及面廣等特點,在西方也倍受青睞,并在拍賣上屢創高價,目前國內市場上也有少量作品上拍,不少畫廊也在開始代理、經營當代攝影家的作品,在市場的多方培育下,由于價格相對低廉,其受關注程度將會大為增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