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設計”第六屆上海雙年展
“超設計”第六屆上海雙年展
“超設計”第六屆上海雙年展
時間:2006-09-01 17:39:00 來源:雅昌藝術網
市場
>“超設計”第六屆上海雙年展
“最是平生會心事,蘆花千頃月明中”。陸游這句詩說的是月色煙波中的悠遠心事,卻讓我回想起上海雙年展草創時期的許多往事。時光冉冉,歲月如梭。十年余前與數位專家摯友籌謀策劃的情景猶在眼前,轉瞬之間,上海雙年展已到第六屆了。過去十年中,上海雙年展逐漸發展壯大,從國內到國際,從繪畫到建筑再到影像,它逐漸建立起了一個跨文化、超領域的文化視野。更重要的是,雙年展將越來越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策展人、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的朋友們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跨越國界的學術大家庭。在這個過程中,上海雙年展也逐漸形成了特有的發展格局與文化性格。從第一屆“開放的空間”到第二屆“融合與拓展”,雙年展積極思考和建構著中國文化傳統的動態特征和開放格局;第三屆“海上·上海”在全球與地域之間探討上海城市發展的現代性與非西方的文化現代性;第四屆“都市營造”以建筑為支點,探討藝術的公共形式與社會功能;第五屆“影像生存”則致力于探討可視世界的制像技術,呈現影像的歷史及其對人類生存狀況的影響。
今年的雙年展選擇“超設計”作為學術主題,是希望重現藝術作為日常生活實踐的原初意義。展覽一如既往地從今、古、人、文等多個角度,建構起多層次的學術框架,在藝術、設計與思想之間,在不同文化之間,形成一種新的文化情境,既通向歷史,又與當代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既將藝術生產和生活美學聯系在一起,同時又啟發我們去重新反思當代生活的夢想與現實。
上海是一座設計之城。設計這一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創造形式將我們引向生活美學、技術美學和社會美學的思考。設計在不斷地自我超越,“超設計”既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也是這個時代的推動者。在這里,“超”既是一種超越,又是一種回歸,正是在這種“超設計”中,每個人的審美意愿和生存理想得以充分展現。這次雙年展希望以“超設計”為視角,從地緣文化、本土傳統、社會政治和當代美學等多個角度詮釋當代藝術的最新發展。正是借助“超設計”這個視角,不同民族國家的文化策略與藝術家的鮮明個性,得到了明確而生動的表達。
“超設計”這一主題,喚起的是對于藝術與生活之關系的重新思考,在當代藝術不斷追逐其公共力量的今天,力圖重新恢復藝術創造的生活形態,煥發出藝術實踐的能量與活力,同時也使雙年展更加切近公眾。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