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素描成造假目標投資名作謹防贗品
吳冠中素描成造假目標投資名作謹防贗品
吳冠中素描成造假目標投資名作謹防贗品
北京一家拍賣公司近日舉辦拍賣專場,推出吳冠中上世紀70年代創作的21幅素描以及水彩、水粉、油畫作品各1幅。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記者向知名的吳冠中作品收藏機構玥寶齋負責人郭慶祥請教,他卻指出這批拍品竟然全是偽造的。專拍中居然無一真品,這真是聞所未聞。
由于素描是一個小畫種,拍賣場上偶爾有拍。但隨著油畫身價看漲,名家的素描作品也逐漸受到拍賣行的關注。但素描本身價格并不高,為什么會有人以此為造假目標呢?
據不完全統計,吳冠中在內地及香港等地上拍的作品總計1112件,已成交拍品755件,總成交額高達8.56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吳冠中的作品成交價普遍較高:成交價超過1000萬元的有2件,超過500萬元的有22件,超過100萬元的有234件。按其已成交拍品計,吳冠中每件拍品的平均成交價高達113萬元。吳冠中的作品成交排行榜的前5位中有4件是2005年秋拍成交的,成交價超過500萬元的前22位中,2004年成交的只有3件,2006年成交的僅5件,近七成是去年成交的。
郭慶祥認為,畫家身價高了,拍賣場上就會涌現大量拍品,贗品也會混跡其間,這已成了中國內地拍賣場上的普遍現象。更值得注意的是,吳冠中的作品即便是素描、水彩身價也很高,其水彩畫《蘇州園林》在嘉德曾拍到159.5萬元,其素描作品今年春拍單價已超過25萬元。如此高的身價,難怪令那些職業造假者垂涎不已。
名家的作品歷來是資本追逐的目標,但投資名家作品時應切記,名家作品已經成為造假者的目標,贗品不斷出現。投資者應如何判斷吳冠中作品的真假呢?郭慶祥說,這批贗品僅憑經驗和眼光是難以察覺的,在比對資料后發現這是在原作上直接描摹的。但他表示,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識別和鑒別。吳先生的好作品大多都出版過,投資前要認真查對,如果拍賣場上出現沒有出版記錄的作品,藝術水平也一般,那就沒必要關心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