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對英國美術館界的影響
藝術市場對英國美術館界的影響
藝術市場對英國美術館界的影響
今年6月,美國化妝品企業家Ronald Lauder以1億3500萬美元買下了克林姆的Adele Bloch-Bauer肖像,并將在他紐約的畫廊中展出;之后David Hockney的〈The Splash〉在蘇富比以535萬美元賣出,透納的水彩作品也在創下3580萬美元的天價;這些頻頻攀高的市場現象讓握有作品的收藏家或握有拍賣公司股份的企業家心情振奮,但是對于英國的美術館來說卻是令其沮喪萬分的消息。
近十年來,英國的美術館在策劃各種大型藝術展覽的同時必須以有限經費經營館藏,這樣的情況使得美術館收藏逐漸顯得落伍。英國美術館的收藏傳統建立在1950、1960年代,以國立美術館帶頭的8家國立美術機構、以及多數的區域性美術館在當時奠定了積極的收藏計劃。但是現在,由于藝術市場熱,藝術品價格大幅上漲,收藏成本增加,導致各美術館收藏計劃捉襟見肘。泰特美術館原本引以為傲的當代收藏已經趕不上當今藝術品創作的趨勢,國立美術館必須多花上千萬英鎊才能買下提香的作品,而身為美術館龍頭的國立肖像美術館不用拋售藏品來維持營運已經算是萬幸。
近幾年全球藝術市場的過熱似乎預告了公立美術館時代的結束,但是事實上英國面臨的不單只是藝術品價格飆漲的問題,另一因素便是預算的大幅縮減。文化產業是英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根據牛津經濟預報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英國市區的畫廊、劇院、美術館等藝術機構每年共提供了7900個工作機會,并創造了6億美元的產值。而政府對公立美術館的投入卻在不斷減少。1980年,英國政府曾一度大幅度地減少了藝術類的預算,8個國立美術機構的收藏預算降為1200萬英鎊,而V&A/ MLA藝術購買基金會則也只以160萬英鎊支持地區型美術館的收藏計劃,這樣不充分的預算受到了嚴重批評;但是如果看一下2004年的預算,8個國立美術機構的收藏預算只剩下66萬英鎊,盡管再加上V&A/ MLA藝術購買基金會或其它像古跡樂透彩基金會的經費支持,整個的國家的藝術品收藏預算仍比過往減少44%。根據統計,英國美術館去年最重要的收藏來源,是替代遺產稅所捐贈的藝術品,總值約為2520萬英鎊,高于國家編列的收藏預算。這個稱為替代遺產稅(Acceptance in Lieu)的制度成立于1947年,以捐贈藝術品的方式替代遺產稅的繳納,替代金額并為當時市場中的全額價值。在去年重要的捐贈里,包括了透納的水彩作品以及畢加索的稀有版畫等具有份量的作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