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以真金做誘餌設局出售假古董
騙子以真金做誘餌設局出售假古董
騙子以真金做誘餌設局出售假古董
時間:2006-08-30 09:36:00 來源:北京晨報
市場
>騙子以真金做誘餌設局出售假古董
 |
近日,本報接到熱心讀者楊女士的電話,她稱自己經常接到陌生電話,電話中的男子稱工地挖出了大批文物,托楊女士介紹外國買家,并給40%提成。
記者了解情況后,假稱自己能聯系外國買家,與賣文物男子進行接觸。
陌生人找老外賣文物
楊女士告訴記者,一個月前她接到一個電話,一名操南方口音的男子稱,他的工地在昌平十三陵附近,前不久挖出字畫、金像、瓷器等物品,希望有人給介紹外國買主,若交易成功,他會給出40%的提成。他由于剛好在打字店看到楊女士的名片,名片上都是英文,就認定楊女士常與外國人打交道,就給她打電話。
楊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名片并不像對方說的那樣,她懷疑是個騙局。一星期前,她又兩次接到類似電話,只是打過來的手機號碼變了。楊女士將計就計,稱自己認識外國人。
真金做誘餌,見面不提錢
8月21日15時,記者以楊女士弟弟的身份與賣文物的男子陳先生約定在公主墳地鐵看貨。30來歲、自稱是工地采購人員的陳先生向記者講述了發現文物的經過。一個月前,他的工地在十幾米深的地下挖出一間密室,“里面很黑,有濃煙,散發臭味,有棺材和很多物品。但我們什么都不懂,也不敢拿到文物局鑒定,還請你們幫忙出主意,把它們賣出去。”過了一會兒,陳先生的“表哥”也過來了,他自稱是工地司機。
陳先生從他的包內拿出幾個紅塑料袋。打開后,出現了金色的猴子、佛像、小狗等物,外表都很光滑干凈,“它們就放在死人旁邊,剛拿出來時特別臭,我們都洗刷過了。”記者掂了掂,每個都有2斤來重。
“要不我們現在就找個地方看看這個是否是金子吧?”陳先生拿出一塊“金子”,“這是來之前我們用刀從金狗背部砍下來的。”隨后,陳先生兄弟帶著記者來到附近一座商場的4層,找到一家打首飾的店鋪。店員先稱了重量7.9克,然后用1000多攝氏度的高溫進行灼燒,確定為金子。
令記者不解的是,陳先生竟將這塊金子塞給記者,并大方地說:“你再找有關機構鑒定,沒用的話就扔掉。”整個過程中,陳先生始終沒提錢。隨后記者又獨自來到另一家商場做鑒定,被告知這就是一塊7.9克的真金。
要一萬元押金露出馬腳
8月21日晚,記者又接到陳先生的電話,陳先生表示他可于23日在昌平租一間房,擺出工地挖出的所有物品,并讓記者趕緊找到可靠的外國買家一同看貨。
但23日記者未接到陳先生去昌平看貨的電話。24日下午,陳先生兩次打來電話催問,那塊金子的鑒定結果如何,屬什么文物。記者肯定回答后,提出外國人不能親自來,將派他的助理看貨。陳先生非常不高興,表示自己不想與這么多人見面,并責怪記者不會辦事。
發過牢騷后他說,如果外國人自己來不了,可通過記者轉交三四件物品給老外,“只是我們擔心你不會歸還,所以你要留下1萬元押金,并交還那塊金子。”記者拒絕后,陳先生改口說:“我個人可以再送你兩個金像,金子我也不要了,但你不要把這件事說出去。如果這個主意得到同伴的同意,明天早上8點之前,我會給你打電話定見面地點。”但至今記者尚未接到陳先生的電話。
權威說法
工地出文物多是騙局
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的張主任告訴記者,工地挖出文物大多是騙局。十三陵周邊的工地,在施工前必須先開展基建考古,確認無文物后才允許施工,因此,根本不可能在工地上挖出文物。如果涉及非法販賣出土文物,執法總隊將進行查處。如果利用假文物詐騙,應報告公安機關。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