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歐洲古典畫的內涵—吹肥皂泡的少年
品讀歐洲古典畫的內涵—吹肥皂泡的少年
品讀歐洲古典畫的內涵—吹肥皂泡的少年
時間:2006-08-30 16: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市場
>品讀歐洲古典畫的內涵—吹肥皂泡的少年
18世紀下半葉,在法國羅可可美日益興旺的同時還出現了另一種風格傾向----平民寫實主義美術。平民寫實主義與羅可可美術同樣反對遠離生活的古典主義,同樣熱衷于反映現實生活。但是,前者只面向社會上層,表現封建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追求浮華享樂的審美情趣,而后者面向的是社會中下層,表現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親切、樸實的審美情趣;前者突破了17世紀法國藝術只滿足于君王口味的狹小范圍;而后者則進一步突破了羅可可藝術只滿足于上層貴族欣賞趣味的局限,使藝術更進一步走向了民主。
夏爾丹使極受狄德羅稱贊的畫家之一。他擅長靜物畫,也擅長風俗畫;并且試圖通過靜物畫來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通過風俗畫來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勞、儉樸的美好品德。
《吹肥皂泡的少年》是夏爾丹早年的一幅風俗畫:一個衣著破舊但不失為整潔的少年正在從室內向室外吹著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小心翼翼地將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還有一個孩子,看上去僅有3、4歲,正踮著腳扒著窗臺使勁從室內向室外觀看……
題材非常普通,情境極為單純,這是一種清閑、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層平民的孩子們自然、儉樸、淳厚、善良的美好情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