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應天齊攜《西遞村》參展
深圳應天齊攜《西遞村》參展
深圳應天齊攜《西遞村》參展
低迷已久的中國版畫界迎來了一場“盛宴”,“中國版畫大家典藏作品八人展”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在中國當代藝壇極具聲名的力群、王琦、晁楣、王煒、應天齊、袁慶祿、蘇新平、張敏杰八位版畫大師,帶來了自己屢次獲獎的90余幅典藏作品,其中深圳版畫家應天齊帶來了自己的經典之作《西遞村》。主辦方指出,這次展覽可以說是我國版畫界里程碑式的展覽,勢必能推動版畫市場的發展。
我國版畫界規格最高的展覽
據介紹,本次參展的八名版畫家風格各異:力群作為我國最資深的版畫家之一,在版畫和國畫領域都獨具風格;“北大荒版畫學派”的代表性畫家晁楣的作品中大部分以部隊生活為內容;袁慶祿以細致的刻畫和具有表現力的人物形象聞名;而應天齊發現了西遞村的特點,并以此為題材進行一系列的創作,其水印技法也值得稱道。主辦方還介紹,本次畫展將于8月27日至9月26日展出,北京作為首站,此后還將在杭州、廣州以及巴黎進行巡展,向世界展示中國版畫藝術的成就。
八位“版畫大家”之一的王煒指出,中國的版畫界一直比較低迷,處于藝術界的邊緣狀態,到今年中國版畫已經走過了40年,今年又恰逢版畫藝術的倡導者魯迅逝世70年,這很有歷史意義。王煒預測,屬于中國版畫的時代即將到來,版畫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繁榮。而像應天齊、袁慶祿等當代版畫家的作品,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只要創作出老百姓喜歡的作品,他們的版畫將會有良好的市場。
“版畫八大家”之一來自深圳
記者從主辦方獲悉,本次展覽之所以選中這八名版畫“大家”,是在國家博物館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北京美術理論界的專家長時間的探討后決定的。而來自深圳的版畫家應天齊也成為這“八大家”之一,本次他帶來了自己的經典之作《西遞村》系列中的十幅作品。應天齊告訴記者,自己保持了諸多傳統特色的“水印”技法,或許是專家們選中自己的原因,據悉,這種獨特的技法也曾讓歐洲頂級版畫藝術家贊嘆不已。業內人士指出,應天齊成為本次參展的版畫“大家”之一,意味著深圳市引進的藝術人才已經逐漸成長為一支代表深圳的文化力量。
談到自己到深圳八年以來的版畫創作,應天齊表示,雖然自己來自安徽,血液中已經打上了“徽派文化”的烙印,但深圳的氛圍仍對自己的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圳是一個具有寬松藝術氛圍的城市,讓藝術家感覺很自由。我之前的作品《大剪紙》和《碎裂的黑色》,放在全國其他城市都是難以完成的,這也表明了深圳市政府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和對藝術的寬容態度。”
創作不應局限于“深圳符號”
既然中國版畫的春天即將來臨,那么深圳的版畫創作將有怎樣的明天?應天齊建議,深圳版畫家首先還是要注重如何推出藝術精品。深圳市對于藝術創作來說有許多有利條件,這是一個創新的城市,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傳統與現當代文化在這里碰撞。因此,深圳的版畫創作不應局限于地王大廈、大鵬古城等“深圳符號”。地王大廈、大鵬古城等“深圳符號”只是肉眼可見的元素,而文化意味是潛藏其中的。應天齊指出,正如《西遞村》系列一樣,在傳統文化符號之上表達現代人對其的理解也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創作思路。
應天齊指出,在網絡化、地球村的時代背景下,在深圳創作,應該把本土元素放在現當代的文化背景下來審視,這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表達藝術家的人生情感和文化思考,“不畫肉眼看到的東西,而畫頭腦中所想的東西”。如果具備了這種視野,深圳的版畫發展將大有希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