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油畫家作品走出新行情
中青年油畫家作品走出新行情
中青年油畫家作品走出新行情
8月的夏日,上海崇源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大型經典藝術品拍賣會”落下帷幕,其中“華人西畫”專場以“四海擷英”為主題推出了各地華人的油畫作品,共推出作品178件,其中成交89件,成交率為50%,總成交金額為3065.425萬元,并有6件作品的成交價達百萬元以上。在早期油畫家作品中,秦宣夫的《龍燈》(1944年作)、劉海粟的《太湖帆影》(1976年作)、顏文樑的《春花爛漫的湖畔》等作品,分別以374萬元、96.8萬元和16.5萬元的價格成交。而寫實油畫也再次顯示了在拍場中的實力,陳逸飛的《水鄉》(80年代作)成交價為297萬元,陳丹青的《人體》(1979年作)也以165萬元成交。
但在專場中值得注意的是,引領拍場的不再僅僅是早期油畫和寫實油畫,而中青年當代油畫家作品的成交價格更可高看一層。其中拔得全場頭籌的是夏俊娜的《唐宋人間》,這件充滿著東方語境的油畫作品最終以638萬元的高價被買家競投成功,而對于250萬至350萬元的估價來說,如此之高的成交價無疑帶給全場買家和賣家一種興奮和驚喜。這件作品已遠遠超出夏俊娜個人作品成交價格排行榜的第二位,即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推出的《東籬賦》所拍出的80.3萬元,而穩坐頭把交椅,預示著其作品已經走出了新行情。在夏俊娜油畫作品進入市場的十年間,共上拍作品101件,其中成交85件,成交率為84%,總成交額達2922.6425萬元。夏俊娜的作品在藝術市場的商業大潮中已有了較為清晰的定位,作品很受歡迎,從1996年作品初次進入拍賣市場的3.3萬元,到剛剛落槌的638萬元的成交價,夏俊娜的作品在10年間迅速攀越了市場高峰,成為買家熱烈競投的對象。除此之外,其他中青年油畫家的作品也出現較大的漲幅,如林曉的《金魚缸》(2005年作)成交價達385萬元,超出最低估價40萬元的近10倍,專場推出的其另一件作品《蜷曲的人體》(2005年作)成交價為60.5萬元。徐芒耀的《兩少女》(1995年作)成交價達132萬元,石虎的《門系列三幅組》也以50.6萬元的價格成交,這些作品均以超過最高估價的價格得以成交。
從上海崇源“華人西畫”專場的成交可以看出,國內中青年油畫家的作品價格已經走出了新的行情。這一單元油畫家的作品進入市場的時間較晚,并且作品價格是在國內的市場中成長起來,因此在2005年之前的市場中,這些作品的價位普遍較低,作品的上拍數量和成交金額都在整個油畫市場中所占的份額較小。而從2005年起,這些年輕油畫家的作品交易日趨活躍,價格明顯處于上升通道。在2006年的市場中,這些中青年油畫家的作品價格開始隨著整個油畫和當代藝術投資品類的崛起而升漲,走出了新行情,從而成為整個當代藝術品市場火熱的回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