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各色豆子制作出彩豆畫
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各色豆子制作出彩豆畫
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各色豆子制作出彩豆畫
時間:2006-08-28 15:41:00 來源:新民晚報
市場
>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各色豆子制作出彩豆畫
前不久,南匯新場鎮的農家彩豆畫在2006年上海民間藝術博覽會上榮獲銀獎。同時,彩豆畫還作為饋贈外國友人的佳品,遠渡德國、意大利、希臘等30多個國家,受到普遍歡迎。
生長在農村,對五谷就有特別的感情。1999年的一天,南匯區新場鎮坦直小學的美術老師薛華在超市購物時,看見色彩繽紛的各種豆類農產品匯聚攤位,于是突發奇想:南匯是上海農業大區,五谷豐富,可否以此入畫?一個創意由此產生。
彩豆畫在學校美術興趣小組嘗試,結果大獲成功。2005年,彩豆畫走出校園,由南匯彩衣工業品制作服務社規模制作。
彩豆畫是“擺”出來的畫,選用純天然五谷雜糧,畫成型后有明顯的凹凸感,色彩也是沉著厚重。一幅《金剛鸚鵡》選用黑米、白糯米、小黃米等20多種糧食,1200多粒豆類谷物,歷時18天制作完工。在科研部門的支持下,經過科學處理的彩豆宛如玉石,不變形,不變色,不發霉發芽。
目前,制作彩豆畫的谷物共有80多種,紅豆從云南來,黑米由黑龍江來,紅香米自西安來,黃豆出產于山東……但絕大多數入畫的彩豆還是南匯土生土長的。彩豆畫已經獲得國家專利,南匯人還希望對它進行質量認證。但遺憾的是,至今還未找到能對彩豆畫做鑒定的部門。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