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美術館9月展訊
多倫美術館9月展訊
多倫美術館9月展訊
9月,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相繼共有1個大展,2個活動。
本月的12+國際實驗影像展映將放映舒浩侖的《掙扎》;而本月的多倫講壇邀請到了獨立藝術批評家王南溟,作題為“藝術是一種輿論”的講座。
本月的重頭戲是9月5日至10月20日的第二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這次展覽將充分展現國內年輕藝術家的創作面貌,并首次開辟一塊空間用于展示公眾的作品。
第二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
開幕:2006年9月5日 19:30
展覽時間:2006年9月5日至10月20日
展覽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1—3樓,多倫路及其它地點
主辦: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策劃: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策劃部
首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舉辦于2004年9月份上海雙年展期間,由上海藝術家與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共同策劃,取名為“青年美術大展”這樣一個帶有傳統背景的名稱主要是為了反諷這種舊的展覽模式,同時也是針對“雙年展”這種時尚的模式。在首屆展覽中,藝術家使用匿名的方式,是針對國際上的雙年展旅游模式以及國際策展人利用參觀雙年展挖掘年輕藝術家資源而產生的。
青年美術大展作為一個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名稱,在多倫現代美術館這個平臺上其意義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倫作為官方背景的平臺從建立以來一直在致力于有建設性的工作,把青年美術大展成為一個傳統保持下去、豐富當代藝術在中國發展的可能性即是其中之一。作為美術館多倫一直努力支持年輕藝術家,希望把美術館變成為年輕藝術家的實驗室、成為藝術家和不同領域溝通的橋梁。因此,多倫希望把傳統的“青年美術大展”這個名稱轉化成真正意義上的支持年輕藝術家的展覽機制。
第二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將努力呈現國內年輕藝術家的最新創作面貌,屆時將邀請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等城市的藝術家參展。最近幾年,中國藝術家的美學涉及到政治、社會等各方面,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哪一個理論或形式能夠概括當下中國社會的復雜性。那么,有沒有新的共同語言存在?這些來自不同城市的藝術家很難用一個共同點去概括,而我們的展覽就試圖追求他們多樣化的藝術創作表現,所以每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應該是個人神話的表現。
展覽的結構將是一個變化的開放體系。從展廳到展廳之外的其它空間,都會有藝術家的參與。此外,藝術家與批評家、策劃人、觀眾等多方位的互動討論也將是這一開放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藝術家的展覽部分,整個展覽也將會給公眾進入美術館參與到展覽中來提供諸多可能。
12+當代實驗影像展映第叁拾壹回
主辦: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藝術世界》雜志社
放映時間:2006年9月16日14:00
放映地點:上海多倫美術館4樓
策劃: 崔晨
導演:舒浩侖
放映片名:《掙扎》(2001年)
影片:50分鐘
講座:藝術是一種輿論
主講人:王南溟 (獨立藝術批評家)
時間:9月23日 14:00
地點:多倫現代美術館4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