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金鑾殿”等待“伯樂”
民間“金鑾殿”等待“伯樂”
民間“金鑾殿”等待“伯樂”
三槐堂又稱王家大廳,位于休寧縣城海陽鎮往南5公里的溪口村,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由王氏兄弟的老二王經天(曾任河北欒成知縣)倡導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時庭院內栽植的三棵槐樹而得名。目前,休寧縣已將之作為旅游招商項目。
三槐堂原為前、中、后三進,每
進十一開間,共約1500平方米。該屋為磚木結構,四壁青磚,屋柱如林,當地的村民說,三槐堂為當地屋柱最多的房屋。柱上支撐雕鏤平盤斗,下墊刻花柱托和石雕柱磉。前進、中進之間有一個大天井,四周有回廊;整個大廳內9個小廳,結構嚴謹,氣勢壯觀。開間雖多,進深雖深,但大廳內依然空氣流暢、采光充分,大廳內的屋柱為珍稀的白果樹制作,雕梁畫棟的大廳和飛檐翹角間找不到一絲蜘蛛網,實屬罕見。三槐堂建造豪華宏偉,因而被前輩后人稱為“金鑾殿”。
三槐堂大門前有四柱三開間門廊,兩側用垣墻相連,具有濃郁的徽州古建筑特色和歷史文化、藝術考察價值,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古建筑類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休寧縣已將之作為旅游招商的重點項目。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